推医汇

首页 > 行业动态

被称“癌王”的胰腺癌,真的无药可救?这5个信号千万别忽略

2025-09-13 22:20:16来源:西安交大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
提到胰腺癌,很多人会联想到“难治”“预后差”,它也因此被称为“癌王”。但其实,胰腺癌并非完全无迹可寻,早期发现并规范治疗,能大大改善预后。

先搞懂:胰腺癌为啥被称为“癌王”?

胰腺藏在腹腔深处,像一条“小鱼”,一端连接胃和十二指肠,负责分泌胰液(助消化)和胰岛素(调节血糖)。胰腺癌之所以凶险,主要有两个原因:

• 位置隐蔽:早期几乎没有典型症状,等出现疼痛、黄疸等表现时,大多已发展到中晚期,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 恶性程度高:癌细胞生长快、易转移,对化疗、放疗敏感性较低,过去整体5年生存率不足10%。但近年来随着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的发展,部分患者的生存期已明显延长。

哪些人容易被胰腺癌“盯上”?

胰腺癌的发生与生活习惯、遗传等因素密切相关,以下人群属于高危群体,需定期关注胰腺健康:

• 长期吸烟、饮酒者:吸烟会使胰腺癌风险增加2-3倍,酒精则会损伤胰腺,诱发慢性胰腺炎,进而增加癌变概率。

• 糖尿病患者:尤其是突发糖尿病(年龄≥50岁、无家族史),或长期糖尿病患者血糖突然难以控制,需警惕胰腺癌可能。

• 有家族史者:若直系亲属(父母、兄弟姐妹)患过胰腺癌,或家族中有“遗传性肿瘤综合征”(如家族性胰腺癌综合征),自身患病风险会升高。

• 慢性胰腺炎患者:慢性胰腺炎是胰腺癌的重要癌前病变,反复炎症刺激会导致胰腺细胞异常增殖,增加癌变风险。

• 饮食不健康者:长期吃高脂肪、高糖、高蛋白的“三高”食物,或暴饮暴食、肥胖人群,也容易成为胰腺癌的目标。

胰腺癌早期有哪些“预警信号”?

胰腺癌早期症状不典型,容易被误认为是胃病、肝病等,但出现以下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就医检查:

• 上腹部隐痛或胀痛:疼痛位置不固定,可能放射到腰背部,尤其平躺时加重,弯腰或侧卧时缓解,容易被误诊为“腰肌劳损”。

• 黄疸:眼睛发黄、皮肤发黄,尿液颜色变深(像浓茶色),大便颜色变浅(像陶土色),这是胰腺癌压迫胆管导致胆汁排出受阻的典型表现。

• 消化问题:突然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尤其是吃油腻食物后症状加重,可能是胰腺分泌的消化液减少所致。

• 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短期内(1-3个月)体重下降超过10%,且没有刻意节食或运动需警惕癌症消耗。

• 血糖异常:没有糖尿病家族史,也没有暴饮暴食、肥胖等诱因,突然出现血糖升高,或长期糖尿病患者血糖突然失控。

胰腺癌分期、治疗方案和预后

胰腺癌分期主要依据肿瘤大小(T)、是否侵犯周围器官(如血管、胆管)、是否有淋巴结转移(N)和远处转移(M),常用“TNM分期”,简单分为4期:

•早期(Ⅰ期):肿瘤局限在胰腺内,未侵犯周围组织和淋巴结,无远处转移,此时手术切除是最佳选择,5年生存率可达30%-40%。

•中期(Ⅱ-Ⅲ期):肿瘤侵犯胰腺周围组织(如血管),或有区域淋巴结转移,但无远处转移,部分患者可先通过化疗缩小肿瘤,再争取手术机会。

•晚期(Ⅳ期):肿瘤转移到远处器官(如肝、肺、腹腔),无法手术切除,治疗以延长生存期、改善症状为主,近年来靶向和免疫治疗已能显著延长部分患者的生存期

胰腺癌怎么治?个体化方案是关键

胰腺癌治疗需根据分期、患者身体状况制定方案,核心原则是“能手术则手术,不能手术则综合治疗”:

手术治疗

手术是唯一可能治愈胰腺癌的方法,常用术式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又称“Whipple手术”),但手术难度大、风险较高,需在经验丰富的医院开展。

化疗

是中晚期胰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常用药物包括吉西他滨、白蛋白紫杉醇等,可缩小肿瘤、控制转移,缓解症状。

靶向治疗

针对有特定基因突变的患者(如BRCA1/2突变、NTRK融合),使用对应的靶向药物(如奥拉帕利),疗效精准、副作用相对较小。

免疫治疗

对于PD-L1阳性或有微卫星不稳定(MSI-H)的患者,免疫治疗(如PD-1抑制剂)可激活自身免疫力攻击癌细胞,部分患者能获得长期缓解。

5条关键建议,帮你远离胰腺癌风险

1. 戒烟限酒,改善饮食习惯

坚决戒烟,避免长期大量饮酒;少吃高脂肪、高糖食物,多吃新鲜蔬果、全谷物,控制体重,避免肥胖。

2. 糖尿病患者定期监测胰腺

糖尿病患者尤其是突发糖尿病或血糖失控者,每年可做一次腹部超声或CT,排查胰腺异常。

3. 有家族史者提前筛查

直系亲属患过胰腺癌的人群,建议从40岁开始,每1-2年做一次腹部增强CT或MRI,早发现早干预。

4. 警惕“胃病”伪装的胰腺癌

若出现长期上腹痛、消化异常,且按胃病治疗后无好转,及时做腹部CT或肿瘤标志物(如CA19-9)检查,排除胰腺癌。

5. 慢性胰腺炎患者积极治疗

确诊慢性胰腺炎后,需严格遵医嘱治疗,控制炎症发作,定期复查胰腺,降低癌变风险。

虽然胰腺癌被称为“癌王”,但只要我们做好预防、警惕早期信号,就能大大降低患病风险和治疗难度。记住,“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对抗胰腺癌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