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得了甲状腺癌,已经发生转移
这个令人痛心的事实
发生在了13岁女孩的身上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脖子上长了一颗“山核桃”!竟是甲状腺癌
妞妞今年13岁,上小学六年级。前段时间,她总觉得脖子不舒服,吃东西时还有异物感。妈妈用手摸到,妞妞脖子左侧有一个小肿块。
起初,妈妈以为孩子只是喉咙发炎或是上火,没太当回事。但一个月过去,妞妞脖子上的肿块不但没变小,反而变大了一些,就像是一颗“山核桃”嵌在脖子里。妈妈连忙带着她到附近的医院就诊。
B超检查结果显示,妞妞甲状腺左侧肿块已经达到2×2cm,存在恶性的风险。之后的穿刺检查病理结果显示为甲状腺乳头状癌。
随后,医生通过CT评估肿瘤及转移情况时发现,这颗甲状腺肿瘤不仅直径超过2cm,还侵犯了周围组织,发生中央区及颈侧区淋巴结多处转移。
最终,医生为妞妞进行了双侧甲状腺及肿瘤切除和双侧颈部淋巴结清扫手术。手术很顺利,妞妞目前正在恢复中。
01、小小年纪,为什么会患上甲状腺癌?
甲状腺癌是一种起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或滤泡旁细胞的恶性肿瘤,也是头颈部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
多数人认为,甲状腺癌只会发生在成年人身上,其实不然。尽管儿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远低于成人,但并不意味着儿童不会罹患甲状腺癌。这种错误观念反而可能延误儿童治疗的最佳时机。
据统计,中国儿童及青少年甲状腺癌的年发病率约为0.44/10万,病死率约为0.02/10万。在性别分布上,青春期前男、女患病比例相似,进入青春期后,女性发病比例显著高于男性,男女比例约为1:4。
儿童甲状腺癌的发病机制、病理学亚型,与成人甲状腺癌略有不同。
据研究,儿童甲状腺癌可能与电离辐射、甲状腺本身的疾病(桥本氏甲状腺炎,儿童结节合并甲状腺炎等)相关,也可能受到遗传及基因因素,超重和肥胖,碘摄入缺乏或过多,以及重金属、食品添加剂、环境致癌物等因素的影响。
02、儿童甲状腺癌恶性率更高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儿童甲状腺癌虽然仅占所有甲状腺癌病例的2%-5%,但其侵袭性显著高于成人。
成人甲状腺结节的恶性率通常为 5%~10%,而儿童甲状腺结节的恶性率却高达22%~26%。
由于公众普遍存在“没听说过小孩会得甲状腺癌”的认知误区,常常把颈部肿块误判为炎症或良性增生,因而对儿童的甲状腺结节未充分重视。这就导致,不少患儿在确诊甲状腺癌时,已合并局部侵犯或淋巴结转移。
03、家长应警惕儿童身上出现哪些症状?
甲状腺肿瘤生长缓慢,绝大多数患者无特异性临床症状,最常见的首发症状为无痛性颈部肿块。
因此,家长对孩子颈前随吞咽移动的无疼痛性肿块要尤为关注。这份儿童“自检三步骤”,请牢记:
01、触
定期触摸孩子颈部中线及两侧是否有无痛性肿块。
02、听
孩子是否出现声音嘶哑、吞咽不畅、呼吸费力或突发哮喘样症状。
03、检
儿童超声筛查甲状腺的“黄金窗口”为12-14岁,高风险儿童(有家族史、接受过头颈部放疗等)筛查建议提前至6岁。
家长需警惕孩子颈部异常症状,早发现、早干预是实现低并发症、低死亡率的关键。
04、儿童甲状腺癌应如何预防?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
● 尽量避免X线照射及电离辐射对儿童头颈部的影响。
● 帮助儿童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注意饮食均衡,帮助孩子将BMI控制在正常范围。
● 有甲状腺癌家族史的儿童需定期体检;如有不适,立即就医排查。
医生提醒,儿童患甲状腺癌,只要能够做到早诊早治,完全可以实现与常人无异的生存质量和寿命。家长应摒弃“儿童不会得甲状腺癌”的认知误区,一同为孩子守住“颈上蝴蝶”的生命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