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医汇

首页 > 行业动态

摸一摸或许能救命!三步乳腺自检法,赶紧学起来!

2025-10-20 16:28:57来源:大众健康杂志
门诊得闲,啜饮清茶一口并准备呼叫下一名患者,翠翠姑娘的名字跃然眼前。不一会儿,眉眼带笑、步伐轻盈、毫不见外的姑娘说着“医生我来了”的同时,一屁股坐到了我面前的凳子上。思绪瞬间将我带回13年前,这可是一名过完26岁生日后不久,因自检发现右乳肿块,而后及时就诊,确诊为早期三阴性乳腺癌的患者。

一阵感慨油然而生,这名患者的经验可总结为:做到“三早”,早筛早诊早治疗;“看看摸摸挤一挤”,乳腺自检才完毕;年检不因自检省,超声钼靶显乾坤;及早诊治保外形,全然康复放宽心!

守护乳腺健康第一关

最新出炉的全球恶性肿瘤流行病学报告显示,乳腺癌年新发病例数超过230万,占所有新发癌症病例的11.7%,已成为全球最常见的癌症之一。但同时,乳腺癌也是治疗效果较好的实体肿瘤之一,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五年生存率可超过90%,大多数患者可以获得临床治愈。

如此可观的临床治愈率和乳腺癌防治实现了较好的“三早”密切相关,而乳腺自我检查, 是比“ 三早” 更靠前的第一道防线。

大家可能要提出疑问了:明明有研究表明,单纯依靠自检无法降低乳腺癌的死亡率,为什么还要做自检呢?那是因为研究的结果不能简单地解释为自检无用,而是强调自检不能替代专业筛查或体检,在自检这样的健康意识基础上,才能定期体检、尽早发现乳腺的异常。

事实上,自检的核心价值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提高健康意识:定期自检让女性熟悉自己乳房的正常外观和触感,更容易发现微小变化。

及时发现异常:很多情况下的乳腺问题,都是由女性自己或伴侣发现的。

促进定期筛查:有自检习惯的女性,更可能坚持定期的医疗检查。

美国癌症协会指出,虽然自检不是官方推荐的检测方法,但依然是女性了解自身乳房状况的重要手段。在自检的基础上,定期进行临床体检和必要的辅助检查,可形成完整的乳腺健康防护网络。

乳腺自检的最佳时机

月经周期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乳腺增生的状态,育龄期女性的最佳乳腺自查时间是月经后7~10 天,此时乳房充血水肿最不明显。绝经后女性可选择每月固定一天进行检查。

乳腺自检的关键步骤是“看看摸摸挤一挤”。

01、“看看”:站在镜前观察形态

在光线充足的镜前,观察双侧乳房的皮肤和乳头。

第一步:双手自然下垂,观察乳房和乳头的位置、形状、大小是否对称,乳头是否有新近发生的内陷、偏移、破溃或异常分泌物。

第二步:双臂上举时,观察乳房皮肤是否有凹陷、皱缩、红肿或皮疹。

第三步:双手叉腰,使胸肌收缩,再次观察有无上述变化。

特别提醒:健康的乳房也并非完全对称,所以,“看看”的关键是了解自己的正常状态,以便发现新出现的变化。

02、“摸摸”:有序触摸乳房及腋下

触诊最好在平躺时进行。

第一步:抬起左臂,用右手中间三指(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的指腹(非指尖)由浅入深触诊左侧乳房。路径遵循“弓形”或“螺旋形”等,确保覆盖全部乳腺组织,包括腋下延伸部分。

第二步:使用不同的压力触摸,如轻压可感觉皮下组织,中压可感觉腺体组织,重压可感觉腺体深层及深部肌肉和肋骨。

第三步:重复同样的步骤,用左手检查右侧乳房。

特别提醒:不要忘记检查腋窝区域,这里可能有副乳腺的存在。

03、“挤一挤”:轻压乳头根部,观察乳头溢液

可在站立位或平躺位时进行。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挤压乳头根部,观察乳头是否有液体溢出,看看颜色是清亮、乳白色、黄色还是血色等。

特别提醒:非哺乳期的乳头溢液,无论什么颜色,都要及时就医。

提升自检效果试试它

其实,乳腺自检没有什么捷径,硬说要有神器的话,那就是“一只橘子”。它可以帮助我们简单了解乳腺结构,例如,橘瓤经络像乳腺导管、橘肉果粒像乳腺腺泡,也可以通过“看看橘子”“摸摸橘子”“挤一挤橘子柄和橘子皮的连接处”等,来模拟进行乳腺自检过程。

当然,再多的乳房自检也不如定期进行乳腺体检。网络上宣称可提升自检效果的产品,多是毫无根据的“耍流氓”。

自我检查的目的是发现新出现的变化,而非诊断。如果出现以下变化,大家要特别留意,并及时就诊:新出现的、持续存在的肿块或硬结;乳房皮肤出现凹陷、皱缩或“橘皮样”改变;乳头自发溢出血液或褐色液体;乳头反复破溃,结痂不愈;乳头突然内陷或改变方向;腋窝区域触摸到肿块或淋巴结肿大;乳房持续疼痛不缓解(与月经周期无关)。

即使没有触摸到明确的肿块,但自觉乳房有“不对劲”的感觉,也应该就医——有时,患者的直觉很准确。

另外,大家要明确的是,自检有局限,体检才是关键。自检无法发现微钙化等早期病变,对致密型乳腺组织穿透力有限,不能替代专业的医疗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