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医汇

首页 > 行业动态

新手爸妈必看:儿童常见手术麻醉,这些误区要避开

2025-10-11 14:36:56来源:邯郸市妇幼保健院服务号
孩子因疾病需手术时,“麻醉”常让新手爸妈陷入焦虑,甚至被错误认知误导。本文结合医学常识,拆解儿童麻醉的常见误区,帮家长科学应对。

误区1:儿童麻醉=“影响智力”

现代儿童麻醉用药(如七氟烷、丙泊酚等)具有代谢快、作用可逆的特点,临床研究表明,短期、规范的儿童麻醉操作,并不会对健康儿童的智力发育产生负面影响。

需注意:若孩子本身存在严重基础疾病,或手术时间过长(超过3小时)、多次麻醉,需医生评估个体风险。

误区2:“全麻比局麻更危险”,能选局麻就不选全麻

麻醉方式的选择,核心取决于“手术类型”和“孩子配合度”,而非“危险程度”。

若手术时间短、部位表浅(如小面积外伤缝合),且孩子能配合不动,局麻是优选;

若手术涉及内脏(如疝气、阑尾炎)、需长时间操作(如骨折复位),或孩子年龄小(3岁以下)、无法配合,全麻能更稳定地控制呼吸、循环,反而更安全。

误区3:术前“少吃饭”就行,喝口水没关系

儿童麻醉前需严格“禁食禁水”,是为了避免麻醉时胃内食物反流,引发呕吐、误吸(食物进入气管),导致肺炎甚至窒息。

具体要求需遵医嘱,哪怕只喝一口水,也可能增加麻醉风险,需推迟手术。

误区4:术后“越疼越代表恢复好”,能忍就别用止痛药

儿童对疼痛的耐受度更低,术后持续疼痛可能导致孩子哭闹、拒食、睡眠差,反而影响伤口愈合。

目前儿童术后止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或静脉用的阿片类药物)均有规范的儿童剂量,医生会根据孩子年龄、体重调整,合理使用止痛药不仅能缓解不适,还能帮助孩子更好地恢复,并不会导致“成瘾”或“副作用大”。如果手术比较复杂,麻醉医生会建议是否需要用镇痛泵。

儿童麻醉的核心是“安全、可逆、个体化”,家长无需被焦虑和误区裹挟,相信医生的专业评估,积极配合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才能帮孩子更平稳地度过手术期。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 中国小儿麻醉安全专家共识(2020版)[J]. 中华麻醉学杂志, 2020, 40(6): 641-644.

2.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Preoperative Fasting and the Use of Pharmacologic Agents to Reduce the Risk of Pulmonary Aspiration in Healthy Patients Undergoing Elective Procedures[J]. Anesthesiology, 2017, 126(3): 376-393.

3.王英伟, 连庆泉. 儿童麻醉学(第2版)[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7: 15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