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医汇

首页 > 行业动态

32岁新手妈妈确诊乳腺癌晚期!这个时间点很高危……

2025-09-25 17:57:12来源:宁波市临床病理诊断中心
32岁的李女士(化名)刚断奶4个月,偶然摸到右侧乳房有一个不痛的硬块,于是前往医院就诊,乳腺B超显示右乳外上象限有一个1.8cm的低回声结节,内部血流信号丰富。磁共振检查提示右乳外侧非肿块样强化,考虑炎性病变,BI-RADS 3类(提示可能良性,建议短期随访)

由于李女士刚结束哺乳期,所以医生初步诊断为乳腺炎,给予抗生素及中药治疗。但2个月过去,硬块没有丝毫变化,为明确诊断,医生为其手术切除并将硬块标本送至宁波市临床病理诊断中心,病理医生在镜下观察切片发现,李女士的硬块是恶性的浸润性导管癌,且腋窝淋巴结有23枚发生了癌转移

妊娠哺乳期间

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变化

乳房也会发生一系列生理改变

这些变化很容易掩盖乳腺癌的早期症状

导致误诊、漏诊,延误治疗时机

这个案例给所有哺乳期

或刚断奶的妈妈提了个醒

哺乳期乳腺癌常披着"乳腺炎"的外衣

容易误诊

哺乳期乳腺肿块多为良性,常见以下情况:

①乳汁淤积:乳汁排出不畅形成硬块,伴胀痛,可通过热敷、按摩缓解。

乳腺炎:细菌感染导致乳房红肿、疼痛,需要用抗生素或引流治疗。

积乳囊肿:乳汁滞留形成的囊性肿块,做超声可明确诊断。

④纤维腺瘤:激素变化引发的良性肿瘤,肿块光滑、可活动。

然而,乳腺癌也可能在哺乳期发生,尽管相对罕见,但因其症状与乳腺炎相似,所以容易误判为乳腺炎

为什么哺乳期乳腺癌容易被忽视?

① 症状相似:乳腺癌和乳腺炎都可能表现为乳房硬块,但乳腺癌通常不红、不肿、不痛,用了抗生素也没有效果

② 影像干扰:哺乳期乳腺组织增厚,做超声或MR影像检查可能将肿瘤误判为"炎症"或"积乳囊肿"。

③ 认知偏差:患者容易因"哺乳期高发乳腺炎"的认知,而放松对乳腺癌的警惕。

哪些情况需要提高警惕?

①肿块硬、固定、边界不清。

②无痛性肿块持续存在2-4周以上,抗炎治疗无效。

③伴有无痛腋窝淋巴结肿大。

④有乳腺癌家族史或其他高危因素。

哺乳期发现乳腺肿块该怎么办?

01、及时检查

超声是首选,可疑时需做穿刺活检(哺乳期也可安全进行)。

02、拒绝"等等看"

若肿块持续存在,一定要做进一步检查,别因"哺乳期正常现象"而延误诊断。

03、高危人群要主动筛查

有乳腺癌家族史者,断奶后应做乳腺专项检查。

记住两个关键:

● 不是所有哺乳期肿块都是乳腺炎!

● 无痛性肿块+治疗无效=立即排查癌症可能

哺乳期是女性生理变化较大的一个阶段,乳腺组织因泌乳会发生明显变化,乳房胀痛、硬块等情况比较常见。但别因此忽略了乳腺癌的可能 —— 它虽然少见,但是进展快、容易转移。早发现能显著提高治愈率,一旦延误,就可能像李女士一样面临晚期风险。

乳房健康无小事,多一份警惕,就多一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