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这一生
都是在和激素作斗争
特别是月经期前后——
明明想通过运动缓解腰酸
却被“经期要静养”的说法吓退
好不容易鼓起勇气练会儿瑜伽
又怕动作幅度太大加重痛经
更让人困惑的是
明明没运动
月经走了,一称重:
好家伙
瘦3斤!5斤!!
难道躺平
才是经期减肥的正确打开方式?
来月经前,会“变胖”
首先在经期前,体重会偷偷增加3斤左右,有的人甚至出现脸部、眼睑或脚踝部浮肿等等。
但这并不是脂肪!!!而是“水”。
因为来月经前的7天左右,人体会迎来雌激素分泌的第二高峰,这会让身体 “锁住” 更多水分,所以快来月经前体重就会增加。
这时体重上升,其实是水分在“捣乱”,和脂肪没半毛钱关系。
月经走了,会“变瘦”
月经快干净或完全干净以后——
雌激素水平降低,之前锁住的水分会慢慢排出,浮肿迅速消失,体重也会减少。
这一胖一瘦,只是水分来来去去的“障眼法”!
也就造成了来次月经瘦好几斤的假象。
那回到核心问题:经期,到底能不能运动?
答案是:不仅能,还得选对方式。
女性月经周期(平均 28-35 天)分四个阶段。
每个阶段的激素水平和代谢状态不同,适合的运动也不一样,盲目躺平反而可能错过调理身体的机会。
想要抓住经期减肥的窗口,那就需要了解每个阶段的身体表现,调整饮食、运动计划。
黄体期(月经前一周)
孕激素主导,代谢低,可能出现水肿、疲劳感。
通过增加蛋白质的摄入,调整运动类型,如低强度有氧+抗阻训练,维持热量负平衡——
此时身体虽因孕激素影响易储水,但脂肪分解并未停止,合理运动能避免多余热量转化为脂肪。
月经期
激素水平骤降,健康女性可进行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改善盆腔血液循环,使经血排出更顺畅,减少腹胀与水肿(间接降低体重波动)。
中后期避免腰腹发力,可加入小重量、多组数的上肢/下肢恢复性力量训练,如有不适立刻停。
针对痛经女性,经期规律进行轻柔运动,如瑜伽,疼痛评分下降40%,间接提升运动依从性,保障长期减脂效果。
卵泡期(月经结束后)
雌激素上升,身体代谢率提高,肌肉恢复能力增强,是力量训练的黄金期。
排卵期
雌激素达到峰值,体能和柔韧性最佳,适合尝试中高强度有氧训练。
趁代谢快偷袭搞减肥,只要别搞太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