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人群分析中,PMDs 女性患任何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比对照组高 11%(调整后风险比 HR=1.11,95% 置信区间 1.08-1.13);
● 姐妹分析中,这一风险仍达 10%(HR=1.10,95% 置信区间 1.06-1.15),说明即便排除家族因素,关联依然存在。
进一步分析发现,两类女性风险更高:
25 岁前被诊断为 PMDs 的女性,心血管疾病风险升高 24%(人群分析 HR=1.24);
合并围产期抑郁(PND,与激素波动相关的产后情绪障碍)的 PMDs 女性,风险升高 68%(姐妹分析 HR=1.68)。
心律失常、缺血性卒中风险最突出
在具体心血管疾病亚型中,关联强度因疾病类型而异:
● 心律失常:PMDs 女性风险升高 31%(人群分析 HR=1.31);
● 缺血性卒中:在姐妹分析中风险升高 27%(HR=1.27);
此外,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疾病等也与 PMDs 存在显著关联。
背后机制
研究团队提出三大可能机制:
1.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紊乱:PMDs 女性常见的经前期水肿(如乳房胀痛、肢体肿胀)与 RAAS 调控异常相关,而该系统对血压和体液平衡至关重要,其紊乱可能增加高血压风险;
2. 慢性炎症:PMDs 女性体内炎症水平更高,而炎症是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硬化)的核心驱动因素,与心脏病和卒中直接相关;
3. 代谢异常:研究发现 PMDs 女性总胆固醇水平更高,且经前期症状严重程度与代谢综合征相关,后者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风险因素。
论文第一作者、卡罗林斯卡研究所博士生 Yihui Yang 指出:“年轻女性和合并围产期抑郁的 PMDs 患者需特别注意心血管健康监测,因为她们的风险升高更为明显。” 通讯作者 Donghao Lu 补充道:“这项研究提醒我们,经前期障碍不应被轻视 —— 它不仅影响当下生活,还可能埋下长期健康隐患。”
研究团队建议,临床医生在管理 PMDs 患者时,可结合心血管风险筛查;而女性自身若长期受经前期症状困扰,除了对症治疗,还应关注血压、血脂等指标,通过健康饮食、规律运动降低潜在风险。
参考文献:
Yihui Yang et al, Premenstrual disorders an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Nature Cardiovascular Research (2025). DOI:10.1038/s44161-025-006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