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增加水分摄入
- 口服补液:每日饮水2-3升(若无心脏或肾脏疾病),可少量多次饮用。适当补充含电解质的液体(如椰子水、口服补液盐)。
- 饮食调整:多食含水分高的食物(如黄瓜、汤类)。
2. 其他措施
- 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剧烈活动,侧卧位休息(尤其是左侧卧)可改善胎盘血流。
- 控制血糖和血压(如合并妊娠期高血压或糖尿病)。
二、何时需要住院?
出现以下情况需及时住院:
1. 孕周相关
- 足月(≥37周):羊水过少可能提示胎盘功能减退,通常需尽快终止妊娠(如催产或剖宫产)。
- 未足月(尤其<34周):若羊水指数(AFI)≤5cm或最大羊水池深度(MVP)<2cm,需住院评估胎儿安危,可能需促胎肺成熟后提前分娩(需医生评估)
- 若口服不佳或羊水过少严重,医生可能建议静脉输注生理盐水或乳酸林格液,以增加母体血容量及胎盘灌注。
2. 胎儿异常迹象
- 胎动减少、胎心监护异常(如反复变异减速)。
- 超声提示胎儿生长受限(FGR)或脐血流异常(如S/D比值增高)。
3. 母体合并症
- 如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控制不佳,或存在感染迹象(如发热)。
三、需进一步检查的项目
1. 超声复查:动态监测羊水量(AFI/MVP)、胎儿大小及脐血流。
2. 胎心监护(NST):评估胎儿是否存在缺氧。
3. 病因筛查:
- 排除胎膜早破(通过阴道检查或羊水晶体检查)。
- 检查胎盘功能(如雌三醇、胎盘生长因子)。
- 胎儿畸形筛查(如泌尿系统异常)。
四、注意事项
- 避免盲目补液:羊水过少可能由胎盘功能减退或胎儿畸形引起,单纯补液效果有限,需医生明确病因。
- 勿拖延就医:尤其伴随腹痛、阴道流液或胎动减少时,需立即就诊。
总结建议
1. 轻度羊水减少(AFI 5-8cm,无其他异常):可尝试居家补水,2-3天后复查超声。
2. 中重度减少(AFI≤5cm)或合并高危因素:需住院治疗,必要时提前分娩。
请尽快联系产科医生,根据个体情况制定方案!祝您和宝宝平安健康!
参考资料:《妇产科学第十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