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误区
在诸多感染者的讲述中,我们注意到,很多人对于补充“营养”存在误区,最常见的是高估了特定食物的营养价值——比如虫草花煲鸡、茶树菇炖鸭这类汤品,其实汤中溶解的营养(如少量氨基酸、矿物质)远少于食材本身,且主要成分是水、脂肪和嘌呤,营养成分单一,过度摄入反而可能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饮食原则
优先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矿物质的食物,不吃不洁净、未煮熟的食物,避免可能携带病原体的食物,根据并发症调整饮食,少食多餐,减轻胃肠负担。
推荐食物(宜)
高蛋白食物
鸡蛋、低脂牛奶、瘦肉(鸡肉、鱼肉)、豆类、豆腐等。
作用:修复组织,维持肌肉量,增强免疫力。
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维生素C:柑橘类水果、猕猴桃、西红柿、西兰花(需彻底煮熟)。
维生素A:胡萝卜、南瓜、深绿色蔬菜。
锌:坚果、全谷物、海鲜(确保熟透)。
硒:巴西坚果、全麦面包、蘑菇。
作用:抗氧化,支持免疫系统功能。
易消化且高热量的食物:燕麦、土豆、香蕉、软米饭、全麦面包等。
适用情况:腹泻、口腔溃疡或消化功能较弱时。
充足水分:白开水、淡盐水、椰子水(无添加糖)、清汤等,预防脱水。
禁忌食物(忌)
生食或未煮熟的食物:生鱼片、寿司、生鸡蛋、未煮熟的肉类或贝类。
风险:可能携带沙门氏菌、李斯特菌、寄生虫等。
高脂肪、高糖食物:油炸食品、肥肉、甜点、含糖饮料。
风险:加重代谢负担,可能诱发高血脂或糖尿病。
刺激性食物:辛辣食物(辣椒、咖喱)、酒精、咖啡因(浓茶、咖啡)。
风险:加重胃肠道不适或口腔溃疡。
可能污染的食物:未经巴氏杀菌的牛奶/奶酪、街头摊贩的凉拌菜、过期食品。
风险:易引发细菌或真菌感染。
特殊情况下的饮食调整
腹泻时:避免高纤维食物(如粗粮、生蔬菜),选择低渣饮食(如白粥、面条)。
补充电解质(口服补液盐)。
口腔溃疡或吞咽困难时:选择软烂食物(蒸南瓜、豆腐羹)、避免酸性食物(柠檬、醋)。
体重严重下降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营养补充剂(如蛋白粉、全营养配方粉)。
注意事项
水果洗净并去皮食用,食物生、熟分开处理;不食生蔬菜,剩菜需冷藏且限24小时内加热食用;喝煮沸的水,避免食生水、冰块;药物避免与西柚(葡萄柚)同服,避免与高脂食物同服,某些抗病毒药物(如依非韦伦)需空腹服用;补充维生素或草药前应咨询医生,避免干扰药效。
HIV感染者的饮食需以“安全、营养、易消化”为核心,结合自身健康状况灵活调整。定期监测体重和营养指标,必要时寻求专业人士指导,以提升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