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进博会灵北展台
灵北中国(内地与香港)总经理张一帆表示:“进博会作为中国推动高水平开放、促进全球共享的重要平台,持续释放出强劲的‘放大器’和‘溢出效应’,为灵北这样的全球制药公司提供了深化本土合作、共促神经科学发展的宝贵机遇。全球范围内,脑部健康正面临着更广泛的挑战。今年,我们带来了灵北公司在神经科学领域,特别是在神经罕见病与神经专科治疗方面的创新进展。我们希望能借助进博会的‘放大器’作用,让更多人看见罕见病患者群体的迫切需求,了解偏头痛预防性治疗的必要性和价值。同时,我们希望能借助进博会的‘溢出效应’,加速灵北在神经专科和神经罕见病领域全球创新成果的引入,尽早惠及更为广泛的中国脑部疾病患者。此外,我们希望能借助进博会这一开放平台,扩大与本土脑部健康生态系统相关方的合作,进一步提升创新药物的可及性,给中国患者、照护者和社会带来积极的影响,为‘健康中国2030’做出贡献。”
再赴进博之约,以创新践行患者承诺
本届进博会再度汇聚了从创新药械到数字诊疗的全球前沿成果,展现了医疗领域创新发展的新趋势。众多深耕细分领域的参展企业中,灵北是只专注于神经科学的全球制药公司之一,致力于促进脑部健康,改变脑部疾病患者的生活。
数据显示,全球每8人中就有1人受到精神健康问题困扰,神经系统疾病患者高达34亿,这类疾病已成为致残的主要原因和第二大致死因素。
专注神经科学领域70余载,灵北凭借其深厚积淀,持续深化对神经专科及神经罕见病领域的战略投入。在研发层面,灵北每年将20%的年度营收投入研发(约合40亿丹麦克朗)。目前公司90%的研发管线集中在神经罕见病和神经专科领域。此外,灵北还在全球20多个国家正在开展临床试验,拥有25个已上市产品,其中7个属于神经罕见病和神经专科领域。2024年灵北的产品组合平均每日惠及超700万名患者,彰显了灵北对改善全球脑部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坚定承诺。
中国是灵北全球第二大市场。自上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以来,灵北始终致力于将全球创新的成果引入中国。目前灵北中国的产品涵盖了抑郁症、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和偏头痛等脑部疾病治疗领域。依托这些具有突出治疗潜力的药物,灵北在过去15年(2011-2025年)间,已累计服务超过7400万人次中国脑部疾病患者。近五年,灵北显著加快了临床研发步伐,试验已覆盖全国19个省份(直辖市)。在加速新药研发的同时,灵北也积极致力于疾病知识普及与患者教育,并通过多措并举提升治疗方案的可及性,全面践行其改善中国患者生活质量的承诺。
回应DEE未满足的临床需求,灵北突破性疗法在中国同步启动全球临床研究
进博会作为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已成为医药保健领域全球创新成果的首发高地。灵北的发展战略亦与中国政府创新驱动、鼓励医药创新的政策导向高度契合、同频共振。在本届进博会上,灵北展示了在神经专科与神经罕见病治疗领域取得的关键突破。
在神经罕见病领域,灵北用于治疗发育性癫痫性脑病(DEE)的在研药物bexicaserin在中国同步启动了全球III期临床研究。发育性癫痫性脑病(DEE)是罕见的一组神经发育性疾病,在儿童早期起病,以难治性癫痫发作和发育停滞或倒退为特征的严重癫痫综合征。根据国际抗癫痫联盟(ILAE)的数据,DEE目前包括10多种综合征。其中一些已被纳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第一批和第二批罕见病目录。
灵北研发的新药bexicaserin展现了其治疗潜力,针对DEE具有广泛且持久的抗癫痫发作效果,可以说是目前有潜力成为“同类最优/Best-in-class”的创新药物。该药物已获得美国FDA与中国CDE突破性治疗药物的双重认定,用于治疗DEE引发的癫痫发作。值得一提的是,截至今年10月,在神经罕见病领域仅有两款药物获得了CDE的突破性治疗药物认定,而bexicaserin正是其中之一。这一成就标志着其巨大的临床潜力和紧迫的患者需求已得到权威机构的认可,为DEEs患者群体带来了全新的治疗希望。
在神经专科领域,偏头痛预防性治疗是关注热点之一。偏头痛在中国有约1.3亿患者,是位列第二的常见神经系统失能性疾病,疾病负担被低估。而偏头痛患者早期启动预防性治疗的指征明确,且带来巨大的临床获益,但目前预防性治疗有进一步推广和普及的空间。正因如此,灵北将改善偏头痛的治疗列为在中国的首要任务。2024年,灵北在进博会上首秀的用于偏头痛预防性治疗的靶向 CGRP单克隆抗体药物艾普奈珠单抗,今年取得了里程碑进展,最新III期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了该药物在亚洲慢性偏头痛人群的疗效。
灵北中国(内地与香港)总经理张一帆表示:“解决脑部疾病领域未被满足的需求,为患者带去希望,使他们拥有更美好的生活是我们的目标。这与本届进博会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健康中国、美好生活’的主题紧密呼应。展望未来,灵北将持续通过扎实的研发投入与本土合作,致力于为更多脑部疾病患者开发具有变革意义的治疗方案,以实际行动助力‘健康中国2030’的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