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医汇

首页 > 行业动态

手抖夹菜不稳?别忽视,及时就医查明原因是关键

2025-09-16 11:28:19来源:推医汇

日常生活中,不少人在用餐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拿起筷子夹菜,手却不自主地抖动,饭菜洒落,场面尴尬又无奈。
很多人认为这只是紧张或衰老的表现,但实际上,这种手抖可能是身体在发出警报。医学上,这种手抖被称为“震颤”,指身体局部或全身出现不自主的抖动。
辨别手抖类型,原因各不相同
手抖现象看似简单,实则原因复杂。根据医学研究,手抖主要分为生理性震颤和病理性震颤两大类。
生理性震颤多为一过性表现,常在过度紧张、疲劳、饥饿或摄入过多咖啡因后出现。这种手抖通常在消除诱因后自行缓解,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
病理性震颤则更需要我们警惕,主要包括特发性震颤、帕金森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问题。
帕金森病,“沉默的杀手”
帕金森病常被称作“沉默的杀手”,专挑中老年人“下手”。数据显示,65岁以上老人中,每100人就有1-2人患病;到了85岁以上,患病率更是升到3%-5%。帕金森病的症状主要分为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两类。
运动症状最典型的是“慢、硬、抖、摔”四个字:“慢”是核心,比如穿衣服、起床变慢,脸没表情;“硬”是手脚变僵,活动时像掰齿轮;“抖”多在安静时出现;“摔”是走路成小碎步,容易跌跤。
非运动症状包括睡眠不好、情绪低落、站起来头晕、记性变差、闻不到味道等。更关键的是,帕金森病有长达20年的“前驱期”。
如果家里人经常做噩梦,睡着后大喊大叫、手脚乱挥,或是白天总犯困、闻不出香味、经常便秘,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检查——这些可能是疾病的早期预警。
相似表象,不同病因
特发性震颤与帕金森病虽然都有手抖表现,但存在本质区别。
帕金森病除了手抖,还会出现动作迟缓、肌肉僵硬、面具脸等症状,且静止时手抖更明显;而特发性震颤主要表现为姿势性或动作性震颤,病情进展相对缓慢。
特发性震颤患者在焦虑、兴奋、紧张等情绪作用下会加重原有的震颤。有趣的是,生理性震颤会因摄入咖啡因而加重,特发性震颤却不会。而少量饮酒通常可以减轻特发性震颤的症状。
其他可能原因,不容忽视
除了特发性震颤和帕金森病,手抖还可能由其他疾病引起。
甲状腺功能亢进会导致手抖,因为新陈代谢加速,身体变得过度兴奋。小脑病变也可能引起手抖,病人主要表现为意向性震颤,如有意做某些动作,可出现明显的手部震颤,同时可出现平衡失调、共济失调。长期大量饮酒造成的损伤也可能导致手抖。
科学应对,正确处理手抖问题
如果手抖导致患者间歇性或持续性失能,应该给予药物治疗。医生会根据病情,既可以是间歇性治疗,也可以是持续性治疗。
间歇性治疗适用于在紧张、焦虑情况下加重的患者,比如开会讲话、公开表演等场合。预计出现这些场景时,可以根据需要使用普萘洛尔治疗,也可以摄入少量酒精。
持续性治疗适用于导致持续功能障碍或心理障碍的患者。这类患者通常需要持续药物治疗,医生可能会推荐使用普萘洛尔或扑米酮进行初始单药治疗。
如果发现自己或家人有“吃饭手抖”这类情况,别再用“老了、累了”敷衍。早发现、早干预,才能更好守护生活质量。及时前往正规医院的神经内科,积极配合治疗,重新拥抱自在生活。
 
来源:北京市卫健康委 39健康 搜狐新闻 网易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