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痛到灵魂出窍?
侧睡压到耳朵
仿佛被容嬷嬷连环扎针?
定睛一看
耳朵上竟然长了颗“痘痘”?
但是
这可不是普通的痘痘
而是外耳道疖!
一、耳朵长“痘”?其实是细菌在“挖地道”
外耳道疖是多发生于外耳道软骨部皮肤的急性化脓性炎症,本质是——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在你的耳道皮肤的毛囊或皮脂腺内安营扎寨,引发红肿热痛类似“痘痘”的“小凸起”。
外耳道疖主要症状为剧烈的、跳痛性耳痛,疼痛可放射到同侧头部,并在张口、咀嚼、打呵欠时加剧;疖肿较大堵塞外耳道时可影响听力;疖肿成熟破溃后耳道流脓;全身多有不适感或体温升高。
二、为什么偏偏是耳朵?5大“作死”诱因
01、掏耳如挖矿
棉签/挖耳勺暴力操作刮伤耳道,细菌顺着伤口“攻城略地”。
02、泳池&浴室“脏水刺客”
污水灌入耳道,耳道变身细菌培养皿。
03、耳机当耳塞戴
入耳式耳机闷出汗水油脂,微生物疯狂干饭。
04、其他耳部疾病诱发
化脓性中耳炎、外耳道湿疹等诱发。
05、全身疾病=免疫防线崩塌
患糖尿病、慢性肾炎、营养不良等疾病致免疫力下降,耳道内常驻菌变成“起义军”。
三、长了疖肿怎么办?
在疖肿初期,可用冰袋冷敷促进炎症吸收;在疖肿成熟未破裂时,可用毛巾热敷促进脓液破溃。疼痛难忍时,可服用布洛芬等止痛药缓解。切勿用手乱挤,以免引发颅内感染!如果出现耳朵肿胀、发烧超过38℃、脓液流不出、听力突然下降等加重症状应尽快前往医院就诊。
四、防疖肿耳道生存手册
①保持耳道干燥清洁:
游泳/洗头/淋浴后,及时排出残水并擦干。
②改正不良挖耳习惯:
棉签擦拭外耳廓,内耳道耵聍让其自动排出。
③减少刺激:
及时清洁耳机/助听器,避免长时间佩戴。
④增强免疫力:
均衡饮食、充足睡眠,积极治疗基础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