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医汇

首页 > 行业动态

APTT纠正试验及结果解读

2025-11-21 10:54:11来源:秦皇检验
APTT纠正试验及结果解读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是临床常用的凝血功能筛查试验,反映内源性凝血途径和共同凝血途径的功能状态。当APTT延长时,需通过纠正试验判断其延长的原因,是凝血因子缺乏还是存在抑制物(如凝血因子抑制物或狼疮抗凝物等)。APTT纠正试验通过将患者血浆与正常混合血浆按一定比例混合后重新测定APTT,根据纠正情况判断病因,对出血性疾病和血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一、APTT纠正试验原理

APTT纠正试验也称APTT混合试验,用于初步鉴别APTT延长的潜在原因。对于大多数凝血检测试剂,在待测血浆中凝血因子在50%或以上正常水平时即可确保APTT结果维持在参考范围以内,即只有当凝血因子水平低于50%时,APTT才会延长。因此,将凝固时间延长的患者血浆(PP)与正常混合血浆(NPP,理论上正常混合血浆中凝血因子活性为100%)1:1混合,理论上混合血浆中凝血因子的活性>50%,若APTT结果被纠正说明患者APTT延长的原因是凝血因子缺乏,如不能纠正说明患者血浆中存在凝血因子抑制物

二、APTT纠正试验的临床意义

从APTT测定的原理和瀑布学说可以看出,能够影响APTT结果的因素有很多。

1.凝血因子缺乏:生成缺乏,如血友病等;消耗过多,如使用肝素类药物等或者DIC等导致凝血因子大量消耗。

2.因子抑制物的存在:凝血因子含量正常也可能导致APTT延长,比如Ⅷ因子抗体的出现,低分子肝素导致Xa因子活性受抑进而导致APTT延长。

3.狼疮抗凝物的存在:狼疮抗凝物能通过干扰磷脂与相关凝血因子结合,导致APTT延长。

4.抗磷脂抗体的存在:当血液中存在抗磷脂抗体,会导致APTT延长。

三、APTT纠正试验启动时机

APTT不明原因明显超出正常对照(>5s)即可考虑启动APTT纠正试验。建议同时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及临床的需求来确定。在已知患者接受抗凝治疗的情况下,APTT纠正试验结果是可预测的。然而,当患者疑似正在服用抗凝药,但具体的治疗方案尚不清楚时,APTT纠正试验可能会成为鉴别诊断策略的一部分

四、APTT纠正试验步骤

完整的APTT纠正试验包括对混合血浆的即刻测定和孵育后测定两个步骤。混合比例通常采用PP(患者血浆)和NPP(正常混合血浆)进行1:1混合,对于低滴度的抑制物可以考虑使用4:1混合的APTT纠正试验。

1.即刻APTT纠正试验:(1)检测患者血浆得到APTT1;(2)检测正常混合血浆得到APTT2;(3)将患者血浆和正常混合血浆 1:1混合后即刻检测得出APTT3。

2.孵育APTT纠正试验:(1)将患者血浆、正常混合血浆、患者血浆和正常混合血浆1:1混合血浆的容器封口,置于37℃水浴箱孵育2h。(2)待准确孵育2h后,分别即刻检测孵育后的患者血浆得到APTT4、正常混合血浆得到APTT5,患者血浆和正常混合血浆1:1混合得到APTT6,同时将孵育后的患者血浆和正常混合血浆以1:1混合后即刻检测得到APTT7

、APTT纠正试验结果判断与案例分享

1.APTT纠正实验结果判断

(1)APTT3、APTT6均纠正提示凝血因子缺乏,不存在抑制物;

(2)APTT3纠正、APTT6延长超过相应的临界值,提示存在抑制物且为时间和温度依赖性;

(3)APTT3、APTT6均不纠正、APTT6比APTT7延长不超过相应的临界值,提示存在抑制物,但抑制作用有时间和温度依赖性;

(4)APTT4、APTT5、APTT7分别作为APTT1、APTT2、APTT3的平行对照,以便于对试验条件进行监控。当后者相比前者明显延长时,则提示试验过程中有不稳定因素,如孵育温度超过可接受范围或者存在pH值的明显变化,那么有理由认为该次试验的结果不可信,需要重新进行孵育试验。

(5)也可用循环抗凝指数(ICA)方法进行结果判断,也称罗斯指数(RI)法。

罗斯指数的计算公式为:RI=[(APTT3-APTT2)/APTT1]×100%,通常临界值范围为10~15%。即刻纠正结果的RI临界值范围为10%~15%,低于10%提示因子缺乏,高于15%提示存在凝血抑制物,10%~15%为临界值。

2.APTT纠正试验案例分享

患者,女,95岁,因“咳嗽、咳痰、气喘3天”入院,入院后使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3.0g间隔12小时1次抗感染,入院后一直流食。既往有“心房颤动、冠心病”病史。自行服用“利伐沙班”抗凝,剂量及用法不详。患者入院后出现PT、APTT延长,PT延长61.6s,APTT延长18.1s,进行PT、APTT纠正试验,APTT纠正试验结果见。

从报告单可以看到:

APTT(患者血浆)即APTT1 51秒,明显延长,故启动APTT纠正实验。

APTT(正常混合血浆)即APTT2检测结果23.5s,在正常参考区间内。

APTT(1:1混合即刻)即APTT3检测结果27.9s,在正常参考区间内,说明即刻可以纠正。

APTT(患者孵育2h)即APTT4检测结果74.2s,明显延长;APTT(正常混合血浆孵育2h)即APTT5检测结果27s,在正常参考范围内;

APTT(1:1混合血浆孵育2h)即APTT6检测结果34.6s,轻度延长;

APTT(分别孵育2h后1:1混合血浆)即APTT7检测结果36.8s,轻度延长。

该患者APTT1、APTT4明显延长,APTT3正常,APTT6、APTT7轻度延长,综合考虑该患者属于凝血因子缺乏导致的APTT延长,APTT6、APTT7轻度延长可能为体内利伐沙班残余药量导致;RI指数8.6%,小于10%,也进一步证明了该患者APTT延长是凝血因子缺乏导致的。

APTT纠正试验是在APTT不明原因延长时,比较方便、快速、容易实现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当APPTT延长大于5s时,我们就可以启动APTT纠正试验,来判断APTT延长是因为凝血因子缺乏、凝血因子抑制物、狼疮抗凝物还是某些抗凝物质的干扰,以明确诊断。

参考文献: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血栓与止血专委会.《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混合血浆纠正试验操作流程及结果解读中国专家共识》.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21,44(8):690-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