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医汇

首页 > 行业动态

检验科血糖检测低值危急值,而临床检测结果正常,原因何在?

2025-10-21 11:38:56来源:故城县医院检验科
血糖检测结果是临床判断低血糖、指导诊疗的关键,准确性关乎患者安全。但临床常出现矛盾:检验科提示血糖低值危急值需紧急干预,临床床旁检测或重复采样结果却正常。这种差异干扰病情判断,还可能延误救治、浪费资源。那究竟是为什么呢?挖掘样本处理、检测系统、患者生理状态等成因,对优化质控、保障医疗安全至关重要。

静脉血糖低于末梢血血糖原因

1、标本因素

一般情况下,指尖血糖要低于静脉血糖。指尖血糖检测的是全血血糖,静脉血糖检测的是血浆血糖。因红细胞中的葡萄糖含量很少,因此等量的全血与血浆相比,全血的血糖浓度就会低于血浆的血糖浓度。但目前血糖仪多匹配校正系数,末梢全血血糖与静脉血血糖之间几乎没有差异。但是此病例显然差异太大。

2、检测方法

从检测方法来说,临床实验室使用的血浆葡萄糖检测方法(主要是酶法)易受多种分析前及分析中因素的干扰。葡萄糖氧化酶法是卫健委推荐使用的葡萄糖测定方法,具有测定准确,使用成本低等特点。检测血糖时,将血滴在含有特定试剂的试纸上,试纸颜色变化与血糖浓度相关,通过血糖仪读取颜色变化程度,得出血糖值。其原理将待测物质与特定的试剂层发生化学反应,产生颜色变化或其他可检测的信号,通过反射光度法等技术进行定量分析。

3、标本放置时间过长(血糖酵解)

血糖在体外会被血细胞(尤其是白细胞)代谢消耗。若标本采集后未及时送检或分离血清/血浆(超过120分钟),血糖浓度会显著下降,导致假性低血糖危急值。这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明确指出标本放置时间过长(≥120min)占假性低血糖危急值的77.78% 。也强调标本需及时送检和规范保存 。温度越高,血糖下降速度越快,每克血红蛋白每天消耗葡萄糖在37℃时为20mg,在4℃时为0.6mg;红细胞正常者,其全血标本在常温25℃下放置0.5h时,血糖浓度值下降并不明显,放置2h时,血糖浓度值下降约5%~10%,放置4h时,可达20%。

4、静脉输液稀释

在输注液体的同侧肢体或正在输液的静脉导管内采集血液标本,会导致标本被稀释,造成结果异常。

5、某些血液性疾病

血液病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慢性嗜酸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静脉血糖可有假性降低。可能的原因为:粒细胞、红细胞增生极度活跃,代谢旺盛,消耗葡萄糖增多;血液黏滞度增加,血流相对缓慢,组织利用葡萄糖增多,进而导致静脉血葡萄糖浓度下降,但动脉血和毛细血管血葡萄糖浓度是正常的。

6、雷诺综合征

雷诺氏综合征以及休克等,假性低血糖表现为指尖血糖假性降低,而静脉血糖正常,这主要是由于外周循环障碍所致。

7、药物因素

造成假性低血糖的药物因素为:维生素C、谷胱甘肽、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等。如前所述,应用维生素C、还原型谷胱甘肽的患者,其血标本如果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来检测血糖,会有假性低血糖;接受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者,由于这类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数量会在短期内增加,且以增加2-3叶核中性粒细胞为主,该类细胞生命活动活跃,分解、消耗葡萄糖能力也更强,这也是导致血糖假性降低的原因[3]。经询问医生,了解到此患儿输注维生素C浓度为2.5mg/dL,不会对血糖测定结果有这么大影响。

《便携式血糖仪临床操作和质量管理指南》

WS/T 781—2021

其中对便携式血糖仪与生化仪的对比有明确的的说明:当血糖浓度<5.5mmol/L时,至少95%的检测结果差异在±0.83mmol/L的范围内;当血糖浓度≥5.5mmol/L时,至少95%的检测结果差异在±15%的范围内。血糖仪应该定期维护和校准,医疗机构每年至少进行1次便携式血糖仪与本医疗机构检验科生化分析仪之间的方法学比对,对于比对不通过的仪器,需进行原因分析和整改,改进后再次比对,仍旧无法达到要求的,不宜继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