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医汇

首页 > 行业动态

腹泻相关检测

2025-10-11 14:17:41来源:松医检验中心
腹泻,这一常见的症状,在全球范围内,堪称5岁以下儿童健康面临的最大威胁。调查显示,我国5岁以下儿童平均每年发生腹泻次数为2.5次/人,农村偏高约为2.9次/人。每年5岁以下儿童约有3亿人次患腹泻,其中1岁以内患儿约占52%,2岁以内患儿约占70.94%;死亡率为0.51%。腹泻为何如此常见?

一、腹泻知多少

小儿腹泻,尤其是最常见的轮状病毒感染导致的小儿腹泻,属于自限性疾病,多采用调整饮食、预防和纠正脱水护理、对症用药(止泻、益生菌等)等措施,多数能够在数天内康复。临床上主要应对的是腹泻继发的并发症,最常见的就是继发性乳糖不耐受肠屏障受损

继发性乳糖不耐受

各种肠道疾病如病毒感染之后,引发的肠黏膜细胞中的β-半乳糖苷酶(β-galactosidase, GAL)脱落,造成乳糖不耐受继发性的乳糖不耐受会引发腹泻等症状,若不加对应的处置措施,往往演变成迁延性腹泻或者慢性腹泻,导致营养不良、贫血、骨质疏松、生长障碍等长期危害,更易受病原体的感染。

肠屏障受损

肠屏障是指肠道能够防止肠内的有害物质如细菌和毒素穿过肠粘膜进入人体内其他组织、器官和血液循环的结构和功能的总和。肠屏障的损伤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修复,就易引发更为严重的继发性疾病

二、检测我知道

针对以上情况,我院检验科新开展腹泻相关检测项目,只需采集少量粪便标本即可检测

1、粪便β-半乳糖苷酶染色

2、粪碱性磷酸酶染色

肠道好喽,身体才能倍棒!

β-半乳糖苷酶缺失--继发性乳糖不耐受

β-半乳糖苷酶是一种能把乳糖水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的水解酶。当发生继发性乳糖不耐受时,引发的肠黏膜细胞中的β-半乳糖苷酶(β-galactosidase, GAL)脱落,造成乳糖不耐受。

 

肠碱性磷酸酶--肠粘膜屏障保镖

肠上皮细胞顶膜上的碱性磷酸酶(Intestinal alkaline phosphatase, IAP)是肠道屏障完整、肠道功能正常的重要防御性物质。当机体遭受各种感染导致炎症时,机体通过表达高水平的IAP进行应对,且IAP的水平与受损程度相关。

检测β-半乳糖苷酶与肠碱性磷酸酶的临床意义:

1、早测早诊断:腹泻患儿早期鉴别乳糖不耐受,有利于对症干预治疗,避免加剧腹泻症状 。

2、用药指导:判断患者肠屏障损坏程度,重型可应用抗生素等药物治疗。

3、预后评估:监测乳糖不耐受和肠屏障损坏程度,评估治疗效果,改变治疗方案 。

4、用药分析:鉴别临床用药对肠屏障损坏程度,指导医生改变治疗方案,或联合使用肠黏膜保护剂缓解腹泻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