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医汇

首页 > 行业动态

“我”的检验之旅 | 一份血液标本的自述

2025-09-24 18:29:13来源: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
相信每个小伙伴都有过抽血验血的经历,但是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这些抽的血是如何变成一份份检验报告的。

接下来将由我——一管血液标本,给大家讲讲我的检验之旅吧。

我是一管血液标本,我有很多兄弟姐妹,他们有各种各样的颜色,红的、蓝的、黄的、紫的、绿的......

我的主人今年50岁,3天前,他出现胸闷、心悸等表现。今天早上,他来到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就诊后,医生为他开具了心电图和心肌标志物抽血检查。

主人来到检验科采血窗口抽了血。当一次性采血针穿刺进入主人手臂上的血管后,血液顺着软管流了出来,进了一支已经贴上条码的试管,这就是我的诞生。

血液标本会依据检验目的不同,使用不同的试管。

几分钟后,我跟我的兄弟姐妹一起被放入了气动物流标本运输筒,然后将会通过气动物流通道快速运输到我们的目的地--检验科。

在标本运输筒里,我还认识了不少小伙伴。它们很多都和我一样,装在绿色盖的生化管里,有的要检测肾功能,有的要检测肝功能,有的要检测血脂……

5分钟后,当我再次见到亮光时,我已经来到了医院的检验科实验室气动物流标本接收处。检验医师会依据检验项目的不同,对我和小伙伴们进行分类。

我被扫码器扫了一下,“滴”的一声,我身上的的条码信息就被录入了实验室电脑里,通过这个条形码就可以匹配我到主人的基本信息,而且绝不会和其他人的信息混淆。

接下来,检验医师给我和小伙伴们进行了一次“华丽转身”。我们被装进了金属容器,放进离心机。离心机的转速太快了啊,我晕着晕着,10分钟后,我就变成了“上半身是血浆,下半身是血细胞”的模样。是的,这个步骤就叫做“标本离心”。

接着,我和小伙伴们被放进了一个“全自动生化免疫流水线”中,经过流水线自动化分配,把我和小伙伴们按照条码上的检验项目信息分配到对应的仪器中。

穿过隧道一般的流水线轨道,我终于到达了一台叫做“自动化生化分析仪”的仪器中,我看下了,与我一同到达这里的有几十个小伙伴!

随后,仪器将对我们进行吸样、加各种化学试剂、孵育反应、检测、结果计算、可靠性判断等步骤,整个过程大概需要40-50分钟

虽说有了仪器的帮助,检验医师的体力活少了不少,但它们也“娇气”得很,时不时需要工作人员悉心呵护。听检验医师说:“这些仪器要每天小保养,每周常规性保养,每月大保养,还要定期校准、验证,以确保仪器运行正常,检验结果准确。”

经过多轮环节,我的检验报告终于出来了。“丙氨酸 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酰转肽酶↑……”哇,好多箭头,看来,我的主人身体很可能出现问题了。

我的检验报告会通过医院的软件系统发布,我的主人可以凭借条码到自助服务机上打印,也可以通过医院的微信或支付宝查询。医生将依据所有的检查结果,为我的主人做出明确诊断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至此,我的检验之旅结束了。我终于明白:血液检验看着简单,其实工序很复杂。每一份血液标本的背后,都有一套严谨的操作程序和一颗颗高度负责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