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医汇

首页 > 行业动态

血液颜色知多少

2025-09-01 18:11:21来源:苏州市立医院检验医学中心
最近,在门诊或者急诊采血窗口为患者抽血的时候,总会遇到病人这样的问题:“医生,我的血怎么样呀?是不是毒气很大,你看,这血这么黑!”这个时候,我都会笑着告诉病人:“你这个血黑,不是因为你的毒气大,是因为这是静脉血,正常人的静脉血都是这个样子的呀!”

在我们的印象中血液应该是鲜红的,但在不同情况下,血液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下血液颜色的秘密。

血液为什么是红色?

人体的血液主要由血浆、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其中红细胞含量最多,红细胞的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由球蛋白和含铁血红素组成,其中关键部分是能够携带氧分子的含铁血红素。含铁血红素与氧气结合使血液呈现成鲜红色,与氧结合得越多,血液颜色就越鲜红。反之,若含铁血红素与结合氧气量少,血液便呈现暗红色。

我们知道,血液有动脉血与静脉血之分。人体的动脉多位于身体的较深部位,不易看到。动脉血从心脏出发,携带丰富的养分和氧气,输送到身体的各个器官,为各个器官提供氧气和能量,因动脉血携氧量丰富,而呈现鲜红色。而静脉一般分布在身体的表浅部位,如在肘部、手背、大腿和脚面,比较容易看到。静脉血是从身体的各个器官回流到心脏,其携带了器官代谢后产生的废物和二氧化碳,因静脉血携二氧化碳量多,所以呈现暗红色。人体的动脉血与静脉血除了在含氧量、氧饱和度以及外观颜色上有明显区别外,其他的生化指标、血常规等检验项目基本上是没有区别的。

为什么选取静脉采血?

那么我们平时进行血液检查时,为什么都要选取静脉采血呢?那是因为,静脉血管位置更靠近体表,静脉血流平稳,采血后比较容易止血,更重要的是静脉血是人体经过新陈代谢后的血液,其中包含许多的代谢物质,而检测这些物质可以直接反映人体内部代谢的情况。

在临床工作中,当临床医生单凭病人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法对低氧血症及其严重程度作出准确的判断和评估时,就需要抽取病人的动脉血进行动脉血气分析检验。动脉血气分析是唯一可靠的诊断低氧血症和判断其程度,以及人体酸碱平衡状况的指标。

异常血液颜色是啥样?

淡红色:月经期、过度减肥引起的贫血以及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

棕色或黑色:若食用过量的腌菜等含亚硝酸盐的食物,可能引起亚硝酸盐中毒。亚硝酸盐是强氧化剂,能将血红蛋白中的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从而使它失去携氧作用,血液呈黑棕色。

乳白色:“牛奶血”常见于过度食用高油高脂高糖的食物,导致血脂含量过高的人、急性胰腺炎患者以及白血病患者。

黄褐色:肝脏疾病患者或梗阻性胆囊疾病的患者,血液中的总胆红素浓度增高,导致血液呈黄褐色。同时,患者此时的皮肤、巩膜等通常也会出现黄色。

樱桃红色:一氧化碳结合血红蛋白的能力特别强,比氧气要强。一氧化碳中毒时,人体吸入过多的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成碳氧血红蛋白,血液由鲜红色变成樱桃红色。当患者感到昏昏欲睡,嘴唇出现非常好看的樱桃红色,就很有可能是一氧化碳中毒,需要立即送医。

总结

血液颜色作为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确实能够粗略的反映某些方面的健康问题。但仅仅通过肉眼观察我们无法准确的作出判断,精准诊疗一定是通过严谨的检验检查后得出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果感觉不适或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咨询就医并接受专业治疗,千万不要因为依靠猜测或感觉估计耽误最佳诊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