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医汇

首页 > 行业动态

各式各样的胆红素,您分清了吗?

2025-08-29 13:38:04来源:临床检验与质量控制综合山一大二附院检验科、检验医视
胆红素是肝功能的重要指标,也是判断黄疸的重要依据。正常情况下,胆红素的来源和去路保持动态平衡,当某个环节发生故障时,血清中胆红素含量可升高,正确理解胆红素的代谢过程及不同的胆红素检测指标,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及病情的监测。

01、胆红素的代谢

1.胆红素的来源

胆红素是体内铁卟啉化合物的主要代谢产物,正常成年人胆红素约80%来源于衰老红细胞在破坏后释放的血红素;约20%来源于肌红蛋白、细胞色素的分解、含铁卟啉的酶类等;还有少量来源于无效红细胞的生成。

衰老破坏的红细胞,释放出血红素,血红经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处理,生成胆红素(游离胆红素)。

2.胆红素的运输

游离胆红素进入血液后,很快与白蛋白以非共价键的形式结合,在白蛋白的运输作用下到达肝脏,此时的胆红素没有经过肝脏的处理,属于非结合胆红素(Bu)。

非结合胆红素(Bu)具有极性弱、脂溶性强的特点,容易穿过细胞膜,易进入脑组织,引起严重的神经系统症状,非结合胆红素不溶于水,不能从肾小球滤除。

3.胆红素在肝脏内的转化及排泄

非结合胆红素在白蛋白的运输作用下到达肝脏后,在滑面内质网中,可与1分子或2分子葡萄糖醛酸结合,生成单葡萄糖醛酸胆红素(mBc)和双葡萄糖醛酸胆红素(dBc),此时的胆红素称为结合胆红素(Bc)。

结合胆红素具有水溶性,不易透过细胞膜,经肝脏转化后毒性降低,随胆汁进行排泄,不会进入血液,因此健康人血清中不存在结合胆红素(Bc)。

4.胆红素的肠肝循环

随胆汁排入肠道的结合胆红素,在肠菌酶的作用下,脱去葡糖醛酸基,还原成为尿胆原。尿胆原在肠道下段接触空气后被氧化为棕黄色粪胆素,并随粪便排出。 10%-20%的尿胆原被肠黏膜细胞重吸收,经门静脉入肝,其中大部分以原形再排入胆道,此为经典的“胆红素的肠肝循环”。少部分尿胆原经血液代谢于尿中,与空气接触后变为尿胆素

02、胆红素的检测方法及特点

胆红素的检测方法有湿化学法(重氮法)、干化学法、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等。

1.湿化学法(重氮法)

据胆红素是否直接与重氮试剂反应将其分为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

加入加速剂的偶氮反应→总胆红素(TBIL)。

不加加速剂的偶氮反应→直接胆红素(DBIL)。

间接胆红素(IDBL)为总胆红素(TBIL)减去直接胆红素(DBIL),即:IDBL = TBIL - DBIL。

直接和间接胆红素是按照反应条件来区分的,而不是根据胆红素的成分来区分的。

2.干化学法(干片法)

TBIL的检测方法是基于对传统重氮反应原理的修改,在540nm和460nm处进行光谱测定,检测的TBIL包括Bu、Bc和δ胆红素。

Bu和Bc的检测是在同一个干片上进行的,是使用媒染剂的方法,在400nm处和460nm处分别检测Bu和Bc,分别确定Bu和Bc的浓度。

3.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类(HPLC)----参考方法,非临床常规检测方法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法分为:α、β、γ、δ组分胆红素。

α组分胆红素:即未结合胆红素(Bu);不能直接参与重氮反应,因此表现为间接胆红素。

β组分胆红素(即mBc)和γ组分胆红素(即dBc):可直接参与重氮反应,表现为直接反应的胆红素,是胆道梗阻解除后最敏感的指标(Bc半衰期仅几个小时)。

δ组分胆红素(δ胆红素):结合胆红素和白蛋白以共价键结合形成,白蛋白缓慢的非酶作用置换了原葡萄糖醛酸,类似于糖化血红蛋白。

03、临床常见疑问

Q1:为什么健康人DIBL≠0而Bc=0?

按照胆红素的代谢途径,健康人的血清中,只有与白蛋白结合的游离胆红素,经肝脏处理过的结合胆红素经胆管进入肠道,不会进入血液,所以健康人血清内不应该有结合胆红素。

直接胆红素理论上指所有能溶于水的胆红素,而实际上却只包括了参与快反应(60s)的大部分结合胆红素,却又因为反应环境中的某些因素(如血清中的尿素、尿酸、乙醇、咖啡因等)可以破坏氢键,导致少量游离胆红素也会参与直接反应,所以我们通常检测的健康人血清中的直接胆红素理论上为0而实际检测结果不是0。简而言之,实际测得的DIBL=大部分Bc+少量Bu。

Q2: δ胆红素是什么?其升高的意义何在?

δ胆红素是结合胆红素与白蛋白结合的大分子形式,在长期的高结合胆红素血症患者的血液内才能被检测出来。由于δ胆红素溶于水,可与重氮试剂直接反应,表现为直接胆红素。

在肝胆管疾病治疗后期,胆道阻塞解除后,结合胆红素(半衰期约4小时)会迅速下降,这是反映肝胆淤积病情减轻的直接早期指标。然而,如果患者体内存在大量的δ胆红素,由于其消除需要较长时间(半衰期2-3周),因此直接胆红素和总胆红素仍可能保持高水平数周,单纯检测这两个指标可能会误导医生认为阻塞没有解决。因此,当术后结合胆红素占比明显下降,而δ-胆红素占比升高时,这提示梗阻已经解除,预后良好。反之,如果各成分占比保持不变,可能意味着梗阻尚未完全解除。因此,δ胆红素和δ胆红素/总胆红素的比值是反映肝移植后患者肝功能情况及预后的理想、敏感、有效的血液生化指标。

Q3: 为什么干片法Bu+Bc≠TBIL?

1、干片法TBIL和Bu、Bc的检测方法不同,检测结果会有差异。

2、TBIL、Bu和Bc分别单独测定,每个测定值都有自己的不确定度和随机误差。

3、在长期的高结合胆红素血症患者的血液内存在δ胆红素,TBIL的检测包括δ胆红素,而Bu和Bc的检测不包括δ胆红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