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医汇

首页 > 行业动态

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实验室诊断路径

2025-08-13 14:02:40来源:秦皇检验
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实验室诊断路径
 

流行性感冒病毒(influenza virus)简称流感病毒,是引起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体。流感病毒在世界范围内暴发和流行,主要通过飞沫进行传播,也可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流感的主要传染源,人群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

流行性感冒一种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生于冬、春季,临床主要以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起病,体温可达39~40℃,可有畏寒、寒战,多伴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重症流感主要发生在老年人、年幼儿童、孕产妇或有慢性基础疾病者等高危人群。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重症病例淋巴细胞计数明显降低,流感患者病原学检查主要以流感病毒抗原及核酸进行诊断。对临床诊断病例应尽早隔离治疗,治疗方案包括对症和抗病毒治疗,治疗过程应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

一、流感病毒结构与分型

流感病毒属于正黏病毒科,依据核蛋白(nucleoprotein,NP)和基质蛋白(matrix protein,MP)抗原性的差异,分为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和丙型流感病毒。流感病毒呈球形,直径80-120nm,基因组为分节段的单负链RNA,整个基因组约10.0-14.6kb,其中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的基因组为8个节段,而丙型流感病毒只有7个节段。甲型流感病毒根据包膜上血凝素(hemagglutinin,HA)和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抗原性差异由分为若干亚型,目前已确认的有18个HA亚型(H1-H18)和11个NA亚型(N1-N11);乙型和丙型流感病毒尚未发现亚型

 

甲型流感病毒变异性强,且容易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常引起流感大流行;乙型流感病毒常引起局部、中小型流感,丙型流感病毒则多为散发感染。每年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主要手段,由于流感病毒抗原会持续不断发生变异,容易逃避人群免疫,故流感疫苗中包含的病毒也需要定期更新。

二、流感病毒感染实验室检测方法

1.抗原检测

抗原检测基本原理是病毒蛋白与定抗体的相互作用,采用胶体金和免疫荧光法可快速得到流感抗原检测结果,是目前实验室最常用的快速筛查方法,可同时检测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抗原。但需注意的是:快速抗原检测的敏感性低于核酸检测,因此对快速抗原检测结果的解释应结合患者流行病史和临床症状综合考虑。

2. 核酸检

核酸检测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流感病毒的检测于分型。目前最常用的流感病毒核酸检测方法是实时荧光定量法(RT-PCR),该方法不易受到交叉污染,可直接快速检测标本中的流感病毒,特异性和敏感性好,且能够区分病毒类型和亚型,正在逐步替代细胞培养法成为流感病毒检测的“金标准”。

3. 病毒分离培养

病毒分离培养是传统病原学检测的“金标准”,常接种原猴肾细胞、Vero、犬肾传代细胞或鸡胚进行培养,利用红细胞吸附或血凝试验对分离培养的病毒进行鉴定;另外,血凝抑制试验也用于流感病毒鉴定及分型。病毒分离培养成本高、费时费力、周期长、且对实验室条件及操作人员素质要求均较高,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4.血清学检测

由于大多数人曾经都感染过流感病毒,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难以用于感染诊断,检测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抗体水平,效价4倍或以上升高有诊断价值。血清学检查主要用于流行病学研究,最常用的方法包括补体结合、HAI、中和试验和ELISA等,HAI和中和试验检测抗体水平可用于确定感染以及对疫苗的应答水平。

 

三、流感病毒感染实验室诊断路径

 

1. 首选方法:核酸检测

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其特异性和敏感性最好,可作为确诊流感感染的有效方法。

 

2. 次选方法:抗原检测

流感病毒抗原检测其操作简便、快速,适用于门、急诊患者筛查,但其敏感性低于核酸检测,存在假阴性问题,因此对抗原检测结果的解释应结合患者流行病学史和临床症状综合考虑。

除了实验室检查结果,流感病毒感染诊断还需要结合季节性、流行病学和临床因素多方面联合考虑。出现流感临床表现,有流行病学证据或流感病毒快速抗原检测阳性,且排除其他引起流感样症状的疾病时为临床诊断病例。

参考文献:

1. 王兰兰,石运莹.医学检验项目选择与临床应用(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5年版)[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2025, 18(01): 1-5,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