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医汇

首页 > 行业动态

肩膀酸痛竟是“癌信号”!检验人精准捕捉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2025-07-22 10:36:53来源:检验医学
作者:潘宣合

单位:柳州市人民医院医学检验科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cytic leukemia, CML)是一种由t(9;22) (q34;q11) 引起的 BCR-ABL1 融合基因驱动的造血干细胞恶性骨髓增殖性肿瘤,其特征性表现为骨髓中粒细胞系列异常增生及外周血白细胞显著增多[1]

CML是一种相对少见的恶性肿瘤,大约占所有癌症的0.3%,占成人白血病的20%;一般人群中,大约每10万人中有1至2个人患有该病[2]。CML好发于中老年人,发病隐秘,恶性程度较高,预后差,一经确诊CML,应立即进行治疗[3-4]

本案例患者以肩膀酸痛为主要症状来医院就诊,经过多种检验检查后,患者得以确诊为CML,为疾病治疗争取到宝贵时间。同时,本案例也引起了我们对健康的思考。

案例经过

患者男,40岁,近半月来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左肩周疼痛,持续性酸痛,影响入睡。于下级医院就诊,查血常规发现:白细胞 146.84×109/L、红细胞 4.43×1012/L、血红蛋白 123g/L、血小板 145×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123.55×109/L,为求进一步诊治,患者来我院就诊。

我院血常规示患者白细胞 131.94×109/L、红细胞 4.32×1012/L、血红蛋白 122g/L、血小板 141×109/L。镜检发现:白细胞数量极多,分类计数以粒系增多为主。其他检查,如血糖、肝功、肾功、甲功、肿瘤标志物、肌钙蛋白、心电图等未见明显异常。

患者自发病以来,饮食欠佳,睡眠差,二便未见异常。查体:T 36.4℃、P 74次/分、R 20 次/分、Bp 108/72mmHg。患者中年男性,神志清,精神可,无发热,无咳嗽咳痰。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心脏形态、结构及心功能未见异常。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脾肿大,肝胆胰未见异常,腹膜后未见肿块和积液。

在完善骨髓形态学、基因、染色体、骨髓病理、荧光原位杂交FISH等实验室检查后,患者被诊断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经及时治疗后患者白细胞数下降至33.63×109/L,症状暂时好转,出院。

案例分析

患者来我院就诊后,完善了相关检查,结果如下:

血常规检查发现:患者红细胞计数 4.32×1012/L和血红蛋白测定 122g/L,未发现明显贫血情况,血小板计数 141×109/L正常。但白细胞计数依然较高,达131.94×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上升,达到87.7%,嗜碱性粒细胞比例轻度上升 3.1%,而淋巴细胞比例显著下降,达3.2%。

进行外周血涂片镜检发现:红细胞形态大小不等,可见椭圆形,不规则以及有核红细胞。血小板形态和数量大致正常。白细胞数量极多,分类计数以粒系增多为主,嗜酸嗜碱性粒细胞增多,部分粒细胞胞浆颗粒增多增粗。

患者进一步行骨髓涂片检查发现: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粒系占94.5%、红系占3.0%,粒:红=31.5:1。粒系增生活跃,早、中、晚幼粒及中性分叶核粒细胞比率增高,余阶段比率大致正常,粒细胞核染色质粗,部分粒细胞胞浆颗粒减少或缺如,可见少量不规则形细胞。嗜酸、嗜碱性粒细胞较易见。形态学提示不除外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象,建议做染色体及基因方面等检查综合判断。

骨髓活检结果显示:骨髓组织增生极度活跃 >90%, 粒红比例增大,均以中幼及以下阶段细胞为主,嗜酸性粒细胞易见,分叶核为主,可见胞体小、分叶少的巨核细胞;网状纤维染色 MF-1级,形态学改变考虑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骨髓染色体检查:核型为G显带 46,XY,t(9;22)(q34:q11),该染色体核型变化符合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核型变化。

骨髓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方法亦检测到t(9;22)易位形成,为典型的BCR-ABL融合基因,符合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基因型变化。

本实验中BCR/ABL为基因融合探针,ABL标记为红色信号(R),BCR标记为绿色信号 (G),BCR/ABL正常信号显示为2个红点2个绿点,典型阳性信号显示为1R1G2F,F代表融合信号,即红绿信号重叠形成的黄色信号,表明BCR和ABL基因发生融合。

根据以上检验检查结果,结合患者现病史和既往史(该患者为中年男性,既往健康状况一般,否认病毒性肝炎、肺结核、伤寒、疟疾病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脑血管病等慢性病史,否认精神病史、地方病史、职业病史,否认外伤与手术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患者最终确诊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由于诊断方向明确,患者入院后及时对症治疗原发病,降白血病细胞,经十天治疗后,患者血常规显示:白细胞计数 33.63×109/L、红细胞计数 4.29×1012/L、血红蛋白浓度 119.0g/L、血小板计数 118×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26.74×109/L,症状暂时好转,出院。

案例总结

本案例患者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左肩周疼痛,以持续性酸痛为首发症状先于下级医院就诊,下级医院不能诊断的情况下,于上级医院完善相关实验室检查为据,最终确诊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为患者的治疗争取到宝贵时间。

本案例进一步说明了医学检验科是联系患者与临床的重要桥梁,在该案例中,通过检验科多方面的检查,最终使得疾病得以确诊,体现了检验医学对临床诊断的巨大作用。作为检验科从业者,我们应当提高检验工作的质量,真正做到检以求真、验以求实,更好的服务于临床及患者。

另外,本案例患者为农民,在平时很少行体检等检查来动态监测自身的健康,当发现肩膀酸痛等症状再来检查时,可能已经是癌症中晚期阶段。这也提示我们要多行健康体检,才能对类似本病例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恶性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因此。本案例也引起我们对健康问题的反思。

【参考文献】

[1] HUANG P,ZHANG C,ZHANG A,et al. CD56briCD38+ as a novel neutrophil-specific marker in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J]. Heliyon,2024,10( 21) : e39465.

[2] Gunz FW. The epidemiology and genetics of the chronic leukaemia [J].Clin Haematol,1977,6:3-21.

[3] BILGIHAN M T,ERYIGIT A N,CIFTCILER R. Efficacy and safety of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n hematologic malignancies[J].Clinical Lymphoma Myeloma and Leukemia,2024,24( 1) : 23-31.

[4] KRAMP L J,HEYDRICH-KARSTEN C,SEMBILL S,et al.CAR-T cells for the treatment of pediatric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in repeatedly relapsed lymphoid blast phase[J]. Annals of Hematology,2024,103 ( 11 ) : 4811-4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