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前言
痛风性关节炎(Gouty Arthritis, GA)是单钠尿酸盐在骨关节及其周围组织沉积所导致的急性关节炎症,其发病率在全球呈现增长趋势,近年来国人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1]。
案例经过
周末值班时,我遇到了自上班以来的第一份关节液常规检测标本。标本外观为黄色混浊,上机检测细胞数显示:白细胞数为6242×106/L、红细胞数为19000×106/L,提示关节可能存在炎症。
在求知欲的驱使下,我进行了镜检,除白细胞和红细胞外,竟观察到许多长短不一、呈浅黄色且具折光性的“针”样物质,这些物质散在或聚集成堆。联想到之前在公众号上见过的图片,初步判断可能是尿酸钠结晶(常见于痛风性关节炎的关节液中)。更值得关注的是,部分“针”样物质穿过白细胞,呈现出白细胞吞噬尿酸钠结晶的现象。
看到这些,便有了猜想:痛风性关节炎。于是叫同学过来看,然后同学提出一个问题:怎么知道这些“针”是穿过白细胞,被白细胞吞噬了,而不是刚好覆盖在上面呢?我跟同学说,可以镜下动态观察,你会发现那根“针”是刺穿了白细胞随着白细胞同步流动的,也可以通过加酸、加碱试验和染色镜检等方法验证,于是我们进行了瑞-姬氏染色。
通过瑞 - 姬氏染色,我们观察到这些浅黄色 “针” 样物质散在或聚集成堆,同时可见部分白细胞被 “针” 样物质刺穿,呈现白细胞吞噬尿酸钠结晶的现象。背景中紫红色粗沙状物质考虑为软骨素颗粒。个人感觉,尿酸钠结晶的形态特点在湿片下比瑞 - 姬氏染色更易观察。
我们在该患者的关节液常规检查中检出尿酸钠结晶,根据 2015 年 ACR/EULAR 痛风分类标准(关节液中检出尿酸盐结晶为确诊金标准),该患者可确诊为痛风。
案例分析
痛风性关节炎在临床较为常见,多为无菌性炎症。关于痛风诊断标准,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是 1977 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制订的痛风分类标准、2015 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和欧洲抗风湿病联盟共同制订的痛风分类标准,两者均将关节穿刺液镜检发现尿酸单钠(monosodium urate,MSU)晶体作为诊断金标准。
在该案例中,患者关节液常规检查示:白细胞 6242×106/L,红细胞 19000×106/L,同时检出尿酸钠结晶,故可诊断痛风性关节炎。LIS 系统显示患者诊断为急性脑血管病,查阅病历,患者因 “突发口角左歪及言语不清 1 天” 入院,既往有痛风性关节炎病史 9 年,这一病史与检查发现相吻合。
痛风性关节炎的重要致病因素为尿酸含量过高 ——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其升高会引起单钠尿酸盐沉积。正常条件下,细胞外液中尿酸以尿酸盐(即尿酸钠盐)形式存在,健康机体内尿酸盐含量为 300 μmol/L,部分可结合血浆蛋白,其最大溶解度为 405 μmol/L。若尿酸盐浓度达到 420 μmol/L,则可达到饱和状态,进而析出单钠尿酸盐结晶,促使尿酸盐沉积。尿酸升高会促使单钠尿酸盐大量沉积于滑液中,形成针状尿酸盐结晶 [2]。
患者生化检测结果显示血尿酸为 583 μmol/L,超过 420 μmol/L 的饱和阈值,故单钠尿酸盐结晶可析出并沉积在关节等部位,引发无菌性炎症。此外,患者为广东籍贯,考虑其尿酸升高可能与喜喝老火汤、食用海鲜等高嘌呤饮食习惯相关。
患者血常规检查显示:WBC 16.3×109/L↑、CRP 120.0 mg/L↑、PCT 0.17 ng/ml↑,这些指标升高提示体内存在炎症,考虑与痛风性关节炎相关。
该案例存在不足之处,就是没有进行相关溶解试验再加以验证,尿酸钠结晶相关溶解试验可见知识拓展部分。
知识拓展
尿酸钠结晶为无色至浅黄色细长铅笔状和棱柱状,两末端多平齐,可单独出现,也可为几个构成的小聚集体。加热 60℃可溶解;加氢氧化钾溶解,加盐酸可转化为尿酸结晶。尿液中出现一般无临床意义,食用较多的高嘌呤食物可见 [3]。关节腔积液中出现常见于痛风性关节炎 [4]。
痛风是一种尿酸钠(MSU)沉积在关节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其与嘌呤代谢紊乱和 / 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除关节损害,痛风患者亦可伴发肾脏病变及其他代谢综合征的表现,如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
对疑诊痛风的炎性关节炎患者,均推荐在关节液或可疑痛风石抽吸物中寻找 MSU 结晶。虽然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基础,但并非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均会出现痛风,无关节炎症状的单纯高尿酸血症并不能诊断痛风。此外,痛风发作期间血尿酸有可能正常,不能以此除外痛风的诊断 [5]。
总结
在该案例中,求知欲让我对图片上的尿酸钠结晶有了更进一步的认知,也再次深刻意识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相辅相成关系,临床实践离不开理论知识的支撑,而实践是对理论知识的加强巩固。在平时工作中,我们应该保持求知欲,不断学习积累知识和经验,从而让自己更好地胜任检验这份工作。
【参考文献】
[1]潘德璋,付俊,陈芬,等.高尿酸血症并发痛风性关节炎危险因素分析[J].微循环学杂志,2024,34(04):52-55.
[2]兰敏,胡丹.现代医学对痛风性关节炎发病机制的认识分析[J].智慧健康,2019,5(33):47-48.
[3]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血液学与体液学学组.尿液检验有形成分名称与结果报告专家共识.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21,44(07):574-586.
[4]君安医学细胞平台专家委员会.关节腔积液细胞形态学检验中国专家共识(2023)[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23,38(3):24-28.
[5]徐东,朱小霞,邹和建,等.痛风诊疗规范[J].中华内科杂志, 2023, 62(9): 1068-1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