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斡尔族是蒙古语族人群的古老成员,其遗传演化历史对于解析蒙古语族人群乃至东亚人群核心谱系的形成机制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学界曾围绕达斡尔族与古契丹人群的亲缘关系展开多角度的探讨,相关议题也引发了广泛关注。近年来,随着深度测序数据的大量积累,人类群体遗传演化及迁徙融合历史的复杂性得以更清晰地揭示。
2025年10月31日,皖南医学院王迟早课题组与复旦大学李辉教授、中国政法大学石美森教授团队在《遗传》杂志上合作发表了题为“达斡尔族遗传历史研究进展”的综述文章。该综述总结了近6年达斡尔族 Y 染色体与线粒体 DNA 谱系研究的最新进展,并结合该民族的发展历史及重要家族的世系资料,进一步梳理了达斡尔族父系与母系遗传历史的演化轨迹,以期为后续相关群体的遗传历史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本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两部分:
(1)达斡尔族父系谱系研究
该部分聚焦于达斡尔族主要哈拉(氏族)与Y染色体单倍群的关联,包括敖拉哈拉与C2b1a3a2b-ACT398、C2a1a1a2a1a1c1b-F10073,苏都尔哈拉(玛布岱家族)与N1a2A-J0093,以及郭布勒哈拉与O-MF169272。
(2)达斡尔族母系谱系研究
该部分系统分析了达斡尔族线粒体DNA的遗传结构,涵盖单倍群分布、主成分分析、共享单倍型比较、邻接网络构建及完全匹配序列比对等多个维度,全面揭示其母系遗传历史的特点与源流。
复旦大学李辉教授与中国政法大学石美森教授为文章共同通讯作者,王迟早博士和俞雪儿博士为文章共同第一作者。课题组相关研究得到了安徽省教育厅高校自然科学重点项目(编号:2024AH051957)和皖南医学院人才资助项目(编号:WYRCQD2023010)资助。
文章录用版链接:王迟早,俞雪儿,桑思瑶,王海燕,石美森,李辉.达斡尔族遗传历史研究进展.遗传,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