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医汇

首页 > 行业动态

隐形遗传病携带者?夫妻双双把基因查—— 优生遗传科医生给备孕夫妻的诚恳建议

2025-09-29 14:55:10来源:邯郸市妇幼保健院服务号
在日常门诊中,我常常遇到一些忧心忡忡的准父母,他们的问题很相似:“医生,我们夫妻俩身体都很健康,家族里也没听说过有什么遗传病,怎么生出来的宝宝会有问题呢?”

这个问题,恰恰点中了一个最普遍、也最容易被忽略的优生关键——“隐形遗传病”和“携带者”。

今天,我就和大家好好聊一聊,为什么看起来健康的你们,也需要在备孕时“夫妻双双把基因查”。

一、健康夫妻的“盲区”:什么是隐形遗传病和携带者?

让我们用一个简单的比喻来理解:

基因就像一本建造身体的“说明书”,每个人都有两套(一套来自爸爸,一套来自妈妈)。

致病变异就像是说明书里的一个“印刷错误”。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隐形遗传病”)要求:只有当一个人的两本“说明书”在同一个地方都有“印刷错误”时,他才会生病。

而那个只拥有一本“错误说明书”、自己却完全健康的人,就叫作 “携带者”。

关键点在于:携带者本人不会发病,身体通常没有任何异常。 因此,绝大多数携带者一辈子都不知道自己体内藏着这样一个可能传给下一代的“秘密”。

二、风险的相遇:当两个携带者走到一起

如果只是夫妻一方是携带者,情况并不可怕。他们的孩子有50%的几率成为像父母一样的健康携带者,但不会患病。

真正的风险隐藏在一种“巧合”里:如果夫妻双方恰好都是 同一个基因 的携带者!

这种情况下,他们每怀一胎,宝宝就有: 25% 的几率 完全正常(继承父母双方的正确基因)

50% 的几率 成为健康携带者(像父母一样)

25% 的几率 不幸患病(同时继承父母双方的错误基因)

三、这不是小概率事件:常见的隐形遗传病比你想的更普遍

很多人觉得“25%的患病风险”离自己很远,但“携带者”其实离我们每个人都很近。

脊髓性肌萎缩症(SMA):一种导致肌肉无力和萎缩的严重疾病。普通人群中,约每50人中就有1个是携带者。

地中海贫血:在我国南方地区高发。以广东为例,平均每9个人中就有1个是地贫基因携带者。

遗传性耳聋:超过60%的耳聋由遗传因素导致,其中大部分是隐性遗传。每100个正常人中,就有2-3个是常见耳聋基因的携带者。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一对健康的南方夫妻,双方都是地贫携带者的几率并不低。一旦结合,他们每次怀孕都面临1/4的风险生下中间型或重型地贫宝宝,孩子可能需要终身输血治疗,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和心理负担。

四、现代医学的“防火墙”:扩展性携带者筛查(ECS)

幸运的是,我们不必再像过去一样“赌运气”。现代医学发展出的 扩展性携带者筛查(Expanded Carrier Screening, ECS) ,就像是一道强大的“防火墙”。

它是什么? 只需抽取夫妻双方少量的血液或唾液,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一次性筛查上百种常见的严重隐性遗传病相关的基因。整个过程对身体无创,非常简单。

何时做? 最佳时机是在备孕期。如果已经怀孕,越早做越好。

结果怎么看?

1. 如果双方筛查不同基因:那么恭喜你们,风险极低,可以安心备孕。

2. 如果一方是某个基因的携带者,另一方不是:风险同样很低,宝宝最多是健康携带者,不会患病。

3. 如果双方恰好是同一基因的携带者:这并非噩耗,而是非常重要的预警! 这意味着你们拥有了宝贵的“知情选择权”。

五、查出双方都是携带者,怎么办?

请不要惊慌,你们依然有机会拥有健康的孩子。医生会为你们提供多种科学的解决方案:

1. 产前诊断

自然怀孕后,通过绒毛穿刺(孕11-13+6周)或羊水穿刺(孕16-24周)获取胎儿样本,进行基因诊断,明确胎儿是否患病。

2.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GT)

俗称“第三代试管婴儿”,通过试管婴儿技术培育胚胎,在植入子宫前对胚胎进行基因检测,筛选出不患病的健康胚胎进行移植,从源头上避免怀上患病宝宝。

“隐形遗传病携带者筛查”的核心目的,不是制造焦虑,而是赋予我们预见和规避风险的能力。它变“被动担忧”为“主动掌控”,是现代科学送给准父母们的一份“安心保险”。

建议: 无论是否有家族史,无论是否健康,所有有备孕计划的夫妻,都应该考虑进行扩展性携带者筛查。 这是一项对后代健康、对家庭未来负责任的投资。

希望每一对夫妻都能在科学的护航下,迎来一个健康的宝宝,开启幸福的育儿旅程。

参考文献:

[1] American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s (ACOG). (2017). Carrier Screening in the Age of Genomic Medicine. ACOG Committee Opinion No. 690. (Reaffirmed 2023).

[2] American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s (ACOG). (2017). Carrier Screening for Genetic Conditions. ACOG Committee Opinion No. 691. (Reaffirmed 2023).

[3] Gregg, A. R., et al. (2021). Screening for autosomal recessive and X-linked conditions during pregnancy and preconception: a practice resource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Medical Genetics and Genomics (ACMG). Genetics in Medicine, 23(10), 1793–1806.

[4] 中华医学会医学遗传学分会, 等. (2020). 脊髓性肌萎缩症的遗传学诊断和产前诊断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2019). 地中海贫血预防控制技术指南.

[6] Prior, T. W., et al. (2008). Carrier screening for spinal muscular atrophy. Genetics in Medicine, 10(11), 840–842.

[7] Modell, B., & Darlison, M. (2008). Global epidemiology of haemoglobin disorders and derived service indicators. Bulleti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86(6), 480–487.

[8] Dai, P., et al. (2017). GJB2 mutation spectrum in 2,063 Chinese patients with nonsyndromic hearing impairment. 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 15(1), 1–12.

[9] Haque, I. S., et al. (2016). Modeled fetal risk of genetic diseases identified by expanded carrier screening. JAMA, 316(7), 734–742.

[10] Kraft, S. A., et al. (2018). A randomized trial of genomic carrier screening in reproductive care: Patient and provider experiences. Prenatal Diagnosis, 38(9), 669–676.

[11] National Society of Genetic Counselors (NSGC). (2015). Position Statement on Preconception/Prenatal Carrier Scree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