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医汇

首页 > 行业动态

暨南大学刘波/鞠振宇研究揭示了ATG4B在DNA修复和AML进展中的非经典作用

2025-09-24 18:53:05来源:iNature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许多自噬相关(ATG)蛋白除在自噬中发挥经典功能外,还具有非经典功能,尤其当它们定位于细胞质以外的亚细胞隔室时。尽管自噬相关蛋白4B(ATG4B,一种半胱氨酸肽酶)的自噬功能已较为明确,但其潜在的非经典作用——尤其在代谢应激条件下——仍很大程度上尚未被探索。

2025年9月19日,暨南大学刘波和鞠振宇共同通讯在Autophagy(IF=14.6)在线发表题为“Non-canonical role of ATG4B in PRMT1-mediated DNA repair and leukemia progress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表明,能量剥夺可诱导ATG4B发生不依赖于自噬的核转位。

 

在细胞核内,ATG4B与蛋白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PRMT1)发生相互作用并对其进行切割,从而减少PRMT1介导的DNA修复核酸酶MRE11的甲基化,进而损害DNA修复。值得注意的是,ATG4B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显著上调,并表现出明显的核聚集现象。在AML细胞中通过基因敲低或药物抑制ATG4B,可恢复DNA修复能力、激活细胞周期检查点激酶CHEK1/CHK1、减缓恶性进展,并最终延缓白血病进程。这些发现揭示了核定位ATG4B的一种不依赖于自噬的功能,该功能将代谢应激与DNA修复抑制联系起来,并确定ATG4B作为AML中潜在的治疗靶点。

 

 

 

巨自噬(以下简称自噬)是一种保守的细胞过程,能够降解并回收细胞组分和受损细胞器,是细胞抵抗应激和维持稳态的关键机制。自噬主要发生于细胞质中,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许多自噬相关(ATG)蛋白定位于多种亚细胞隔室,并发挥非经典功能。例如,自噬启动的关键调控因子BECN1在辐射诱导DNA损伤后发生核转位,并在不依赖自噬活性的情况下促进DNA修复。同样,通过与BECN1和III类PtdIns3K复合物的交互作用促进自噬体成熟的UVRAG(抗紫外线辐射相关基因)也可定位于细胞核,并参与DNA修复。这些现象提示ATG蛋白可在细胞质外执行不依赖于自噬的功能。ATG4B是一种半胱氨酸蛋白酶,在自噬中发挥经典作用,包括加工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前体(pro-MAP1LC3;pro-LC3)以生成LC3-I,促进LC3-I与磷脂酰乙醇胺(PE)脂化形成LC3-II,以及将LC3-II从PE上去脂化以实现回收利用。尽管这些经典功能已明确,但ATG4B是否在自噬之外还具有其他非经典作用尚不清楚。作者最近的研究表明,能量缺失诱导了不依赖于自噬的ATG4B核转位。核内的ATG4B可抑制PRMT1介导的DNA修复并促进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进展,揭示了ATG4B在DNA修复和肿瘤进展中的非经典作用。

 

为探究ATG4B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作者对细胞进行营养剥夺处理并监测其亚细胞定位。正常条件下,ATG4B主要定位于细胞质,而饥饿处理导致其显著聚集于细胞核,表明ATG4B在代谢应激下发生核转位。为明确何种饥饿相关应激源驱动该过程,作者分别检测了能量剥夺、蛋白质合成抑制及DNA损伤对ATG4B核聚集的诱导作用。结果显示能量剥夺可强烈诱导ATG4B核转位。鉴于ATG4B在自噬中的关键作用,作者进一步探究其核转位是否依赖自噬通路。在营养充足条件下使用MTOR抑制剂torin1诱导自噬并不能引发ATG4B核转位;相反,在饥饿条件下使用AMPK抑制剂compound C抑制自噬并不改变饥饿诱导的ATG4B核转位。此外,在回补核输出信号(NES)标记的ATG4B(该突变体可阻止持续性核转位)的ATG4B基因敲除细胞中,自噬活动未受影响。这些结果共同表明ATG4B的核转位不依赖于自噬,提示其在细胞核内可能具有超越该通路的功能。

 

为验证核内ATG4B是否具有功能,作者在HEK293细胞中外源性表达了核定位信号(NLS)融合的ATG4B构建体。出乎意料的是,过表达NLS-ATG4B的细胞表现出显著的核异常,包括核形态不规则、微核及多核细胞频率显著增加,提示核定位的ATG4B与基因组不稳定性相关。为证实这一发现,作者检测了过表达NLS-ATG4B细胞中的DNA损伤与断裂水平,确认核定位ATG4B导致二者显著增加。为进一步阐明核内ATG4B如何导致DNA损伤累积,作者用化疗药物依托泊苷处理细胞后撤药以允许修复。过表达NLS-ATG4B细胞的DNA修复能力显著受损。这些结果共同证明核内ATG4B损害DNA修复,导致DNA损伤积累并最终促进基因组不稳定性。

 

为揭示ATG4B影响DNA修复的分子机制,作者通过免疫共沉淀联合质谱分析鉴定了ATG4B的相互作用蛋白。在DNA修复相关蛋白中,PRMT1与ATG4B的交互作用最为显著。该交互作用经免疫共沉淀和GST亲和分离实验进一步验证。值得注意的是,该交互主要发生于细胞核内,因为细胞质中的ATG4B与PRMT1结合能力明显弱于核内形式。鉴于ATG4B为半胱氨酸蛋白酶,作者纯化了重组ATG4B和PRMT1以体外评估ATG4B是否切割PRMT1。研究发现ATG4B确实对PRMT1具有蛋白酶活性,导致细胞内核PRMT1水平降低。由于DNA修复核酸酶MRE11的功能依赖PRMT1介导的甲基化修饰,作者进一步证明核内ATG4B通过降低核PRMT1水平抑制MRE11甲基化,从而损害DNA修复。

 

为探究核内ATG4B是否促进肿瘤进展,作者分析了涵盖33种癌症类型的公共数据库,发现ATG4B在AML中表达上调最为显著。进一步分析显示ATG4B在多种AML核型亚型中均表达升高,且高表达与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因此作者研究了ATG4B在AML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AML细胞显示ATG4B核聚集显著增加,同时伴有PRMT1水平相应降低,提示核内ATG4B可能参与AML进展。为验证该假设,作者在AML细胞中使用ATG4B抑制剂并进行基因敲降。抑制ATG4B可增强DNA修复能力、激活细胞周期检查点激酶CHEK1、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并最终延长AML模型小鼠的生存期。此外,在连续移植实验中,ATG4B敲降减弱了AML细胞的恶性演进。全基因组测序也显示ATG4B缺陷的AML细胞中基因组变异大幅减少。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ATG4B敲降还是抑制剂处理均未改变白血病细胞的基础自噬活性,表明ATG4B在该背景下具有功能冗余性。

 

总之,该研究揭示细胞能量缺失驱动ATG4B从细胞质向细胞核转位,进而通过蛋白酶解切割PRMT1损害DNA修复。ATG4B在AML细胞中显著上调且核聚集增加。抑制ATG4B可诱导白血病细胞周期阻滞、延缓恶性演进,并最终延长AML小鼠模型的生存期。该研究揭示了ATG4B在DNA修复和AML进展中的非经典作用,凸显了其作为AML治疗靶点的潜力。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80/15548627.2025.256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