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医汇

首页 > 行业动态

健康人也有癌细胞?

2025-09-13 22:03:33来源:贵州大秦肿瘤医院订阅号
健康人体内可能偶尔出现异常细胞,但通常会被免疫系统及时清除,因此绝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形成癌症。 是否发展为癌症,取决于异常细胞的恶性程度、免疫系统功能状态以及基因修复能力等多种因素。

一、癌细胞产生的机制

基因突变与异常细胞

人体每天约有数十亿个细胞分裂,在DNA复制过程中可能发生随机错误(基因突变)。如果突变发生在与细胞增殖、凋亡相关的关键基因(如原癌基因、抑癌基因),可能导致细胞异常增殖,形成潜在癌细胞,但这类异常细胞并不等同于癌症,需积累更多突变才可能恶变。例如,结肠息肉中的异常细胞可能经过5-15年才会发展为结肠癌。

促发因素

吸烟、辐射、病毒感染(如HPV、乙肝病毒)等外因会显著增加突变概率。例如,吸烟者肺部细胞DNA损伤率是普通人的10倍以上,但即使如此,仅有约17%的长期吸烟者最终罹患肺癌。

二、免疫系统的清除作用

免疫监视机制

人体免疫系统(如T细胞、NK细胞)能识别并清除表面抗原异常的细胞。研究发现,健康人每年可能产生数百至数千个异常细胞,其中约99.9%会被免疫系统消灭。

免疫逃逸与癌症形成

当异常细胞通过“免疫检查点”(如PD-L1蛋白)欺骗免疫系统,或微环境发生炎症时,可能逃避免疫清除。例如,黑色素瘤细胞常通过表达PD-L1蛋白抑制T细胞活性。

三、健康人与癌症的关系

携带异常细胞≠患癌

尸检研究显示,约40%的50岁以上女性乳腺组织存在癌前病变细胞,但仅有约1.3%最终发展为乳腺癌。这说明异常细胞的存在与癌症发生没有必然联系。

基因修复能力差异

BRCA1/2基因突变携带者的DNA修复能力较弱,异常细胞更容易积累突变。这类人群的乳腺癌风险可达70%,而普通人仅为12%。

四、如何降低潜在风险

增强免疫系统功能

保持充足睡眠(成人7-9小时/天)、规律运动(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和均衡饮食(富含维生素C、锌的食物),可提升免疫细胞活性。

定期筛查与早期干预

肺癌高危人群(如吸烟者)建议每年做低剂量CT;肠镜可发现并切除癌前息肉。早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可达90%,而晚期仅20%。

减少致癌暴露

避免紫外线过度照射(降低83%的皮肤癌风险)、控制加工肉类摄入(每天多吃50g加工肉,结直肠癌风险增加18%)、接种HPV疫苗(预防70%的宫颈癌)。

人体如同精密运行的生态系统,异常细胞的出现是生命活动的自然现象。通过健康生活方式维护免疫功能和基因稳定性,能有效降低癌症发生风险。即使检测到某些癌前病变(如甲状腺结节),也无需过度恐慌,遵医嘱观察或干预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