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医汇

首页 > 行业动态

一例罕见基因突变的新生儿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2025-07-07 16:10:47来源:检验医学
作者:王斌 胡珮昀
点评:程烽

单位:福建省儿童医院检验科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ereditary Spherocytosis, HS)是最常见的单基因溶血性贫血疾病之一,其特征是患者外周血中存在球形红细胞。HS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是一组由基因突变引起的罕见异质性红细胞膜疾病[1],中国男性的预测患病率为1.27/10万,女性为1.49/10万[2]

仅根据临床症状、家族史和血常规参数,对无症状或非典型HS病例进行准确诊断相对困难[3]。因此,分子检测对于HS的临床诊断尤为重要。

本案例分享一例新生儿从临床到分子最终确诊HS的案例,以期加深各位同仁对HS的了解。

案例经过

患儿 G3P2,胎龄 38+5周,因母亲“瘢痕子宫”剖宫产娩,无胎膜早破,出生羊水清,出生体重 3.4Kg,Apgar评分 10分。生后予人工喂养,奶量约50-60ml/3h,胎便已转黄,小便正常。

入院前4天,发现患儿皮肤黄染,无气促、发绀、呻吟、发热、抽搐、尖叫、呕吐、腹胀等临床表现,就诊于某医院住院治疗,进行相关检查:WBC 9.2×109/L、NE 65.9%、LY 21.3%、HGB 99g/L、HCT 27.1%、PLT 246×109/L、RET 11.79%;TBIL 247.1μmol/L、DBlL 19.7μmol/L、IBIL 227.4μmol/L。因患儿皮肤黄染、重度贫血,现为进一步诊治转诊我院。

体格检查:T 36.7℃、P 130次/分、R 46次/分、BP 75/40mmHg、TcSaO99%。患儿神志清楚,全身皮肤中度黄染至小腿(胸部皮肤呈青铜色),前囟平软,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巩膜黄染,口唇苍白,余无异常。

于我院进行相关辅助检查:WBC 9.61×109/L、NE 30.9%、LY 44.8%、HGB 98gL、MCV 84.5fl、MCHC 365g/L、HCT 26.3%、PLT 270×109/L、RER 2.94%;TBIL 188.5μmol/L、DBIL 18.8μmol/L、IBIL 169.7μmol/L。

据本科室复检规则,新生儿首次血常规需镜检,患儿为新生儿,于是推片复查,镜下见球型红细胞增多(约占所有红细胞的35-40%),余未见明显异常。

于是加做红细胞渗透脆性实验,结果显示0.6%NaCl即可开始溶血(对照0.5%NaCl 溶液开始),0.5%NaCl完全溶血(对照0.3%NaCl溶液完全溶血),即红细胞渗透脆性增高。细胞渗透脆性增高为HS特征性表现,遂建议临床行基因测定以确诊。

基因结果回报该患儿ANK1存在c.2296-12_2299del变异,为杂合状态,可明确诊断为HS。

案例分析

新生儿黄疸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新生儿疾病,而HS的典型症状包括贫血、黄疸和脾肿大;地中海贫血(THAL)和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也伴有贫血、黄疸和脾肿大等表现[4];AIHA还可伴有外周血球形红细胞增多,因此给HS的诊疗带来困难。

虽然HS可从血常规参数中初见端倪,如HBG降低、MCHC增高等,但其敏感性及特异性并不高。本案例患儿虽有RBC、HGB降低,MCHC增高,但均不显著,极易漏诊。

本科室严格执行复检规则,于镜下发现球形红细胞增多的线索,并加做红细胞渗透脆性实验,结果进一步证实了我们的猜想,建议临床进行基因检测以确诊,同时进行溶血相关筛查及地中海贫血相关检查。结果显示,地中海贫血基因筛查及溶血相关项目结果均阴性,可排除THAL及AIHA。基因结果回报患儿ANK1存在c.2296-12_2299del变异,为杂合状态,明确HS诊断。

HS是由红细胞膜相关基因的突变引起的,包括ANK1、SPTB、SPTA1、SLC4A1等,这些基因的突变通常会导致红细胞单位体积表面积减少或红细胞膜功能障碍,因此红细胞容易变成球形红细胞,渗透脆性增加,容易被脾破坏,从而导致溶血性贫血[5]

ANK1基因突变占一半以上HS病例,但ANK1突变的致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人类基因组突变数据库(Human Gene Mutation Database, HGMD)已报道了ANK1中的179个突变,本报道新发现了一种ANK1突变——ANK1基因c.2296-12_2299del变异,是一种基因缺失突变,该变异涉及ANK1基因第2296位上游12bp至第2299位之间的一段序列缺失,可能影响内含子剪接或外显子编码,该ANK1基因c.2296-12_2299del变异的具体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实验证实。

总结

本案例展示了一例新生儿HS的确诊过程:患儿因皮肤黄染入院,经血常规及生化检测,结合镜下球形红细胞增多及红细胞渗透脆性增高的特征性表现,疑似为HS,最终通过基因检测发现ANK1基因c.2296-12_2299del变异,确诊为HS。此案例凸显了手工复片在血常规检查中的重要性,并扩展了对ANK1基因突变谱的认识。

专家点评

程烽 主任技师 检验科主任

该案例报告详细阐述了新生儿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HS的确诊过程,展现了检验科血常规复检及特殊试验在临床诊疗中的重要性。通过镜下发现球形红细胞增多及红细胞渗透脆性增高,结合基因检测明确ANK1基因突变,体现了检验科严谨的检验流程和专业技术水平。

此案例不仅加深了我们对HS的认识,扩展了ANK1基因突变谱,也强调了手工复片及形态学识别能力在检验中的不可替代作用,为临床提供了准确的诊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