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医汇

首页 > 行业动态

守护“救命钱”:个人骗取医保基金花样百出,监管利剑高悬

2025-10-09 13:53:03来源:推医汇
多种骗保手段曝光

在江苏省泰州市参保人景某等倒卖医保药品骗保案中,景某利用享受特殊疾病医保待遇便利,通过虚构用药需求、重复挂号就诊等方式,在多家医院超量购取医保药品。

冒名就医也是常见的骗保手段之一。天津市参保人张某近一年内时常感觉身体不适,为规避商保等待期而心存侥幸。

更有甚者,吉林省白城市参保人高某将第三人已支付的医疗费用纳入医保重复报销骗保。

但高某隐瞒第三方赔付事实,前往镇赉县医疗保险经办中心申请报销,违规套取医保基金27394.69元。

在此次公布的典型案例中,大数据筛查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4年,北京市医保部门在协同公安机关打击倒卖医保“回流药”犯罪团伙专项行动中,通过大数据筛查发现异常数据并将目标锁定为外地来京务工人员于某、王某夫妻。

今年5月,于某、王某被北京市朝阳区法院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2个月,缓刑1年6个月,并处罚金2万元。

今年7月起,所有定点医药机构销售的药品都要扫描追溯码才能进行医保结算。

监管手段持续升级

在上海市参保人胡某某涉嫌倒卖医保药品骗保案中,医保部门就是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74岁的上海市职工医保退休参保人员胡某某于2024年11月在上海某门诊部购买的药品。

贵州省医保部门通过慢特病药品数据分析监测到疑点线索,尿毒症患者卢某存在超量开具医保药品的异常行为。

经查,赵某为该案核心组织者,通过抖音、微信群发布收药信息,授意各地病友超量开药并传授避查技巧。从病友及药贩处回收药品后,再次加价倒卖。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个人利用享受医保待遇的机会转卖药品,接受返还现金、实物或者获得其他非法利益的,由医疗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

个人以骗取医保基金为目的,实施前述行为,造成医保基金损失的,还应当由医疗保障行政部门处骗取金额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在湖北省孝感市参保人邱某、柯某利用门诊慢特病待遇倒卖医保药品骗保案中,邱某、柯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自身门诊慢特病医保待遇,虚开器官移植抗排异药品并倒卖。

国家医保局郑重提醒:广大参保人员务必遵守医保法律法规,切勿因一时贪念触碰法律红线。

各级医保部门将持续加大监管力度,依托药品追溯码等技术手段,深化多部门协作,严厉打击骗保行为。

(推医汇总编辑张玥 整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