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医汇

首页 > 行业动态

数智融合引领病理学变革:全球专家共议数智化未来

2025-04-14 10:36:12来源:推医汇
       杭州,2025年4月12日——在“科技引领,智绘未来”为主题的未来国际病理大会上,来自全球的医学专家、人工智能学者及产业代表齐聚杭州,共同探讨人工智能(AI)如何重塑病理学发展格局。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纯指出,AI与病理学的深度融合正推动医学诊断迈向更高精度,并为个性化医疗、精准医疗开辟全新路径。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大一院)展示了其研发的AI病理万能助手OmniPT系统。该系统通过跨层级特征锁定技术,可在1-3秒内精准定位病灶,准确率超95%,将传统病理诊断时间从十几分钟缩短至1分钟内,极大提升了效率。此外,上海瑞金医院推出的“瑞智病理大模型RuiPath”基于华为DCSAI解决方案,整合多模态数据,为复杂病例提供个性化诊断支持,缓解了病理医生资源短缺问题。  
 
      AI技术不仅应用于常规病理分析,还深入重症医学领域。浙大一院重症医学科通过AI大模型实时整合患者生命体征数据,辅助医生制定ECMO(体外膜肺氧合)撤机决策,其判断逻辑已接近专业医生水平。在基层医疗中,深圳罗湖区医院集团的AI导诊系统覆盖46家社康中心,优化了患者分流与用药建议,显著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为加速AI病理技术的全球化落地,大会发起“未来病理国际联盟”,推动标准共建、数据互通与联合科研。此前,陕西病理大数据学术联盟已于2023年成立,致力于整合区域医疗数据并推进计算机辅助诊断研究。2025年3月,西湖大学举办首届数智病理峰会,杨林教授团队展示的PathGen大模型在病理报告生成领域实现突破,其性能对标哈佛大学最新成果,标志着中国在AI病理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尽管AI病理技术前景广阔,仍面临数据隐私、算法透明度及复合型人才短缺等挑战。浙江大学副校长陈刚强调,需建立跨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同时加强伦理规范与数据安全保护。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李文斌研究员则呼吁青年科学家夯实医学与计算机科学的交叉学科基础,以应对智慧医疗的复杂需求。
 
      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下,AI病理技术产业化进程提速。以长三角为示范区,多家医疗机构正联合企业探索设备与数据标准的制定,推动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临床规模化应用。据不完全统计,仅深圳市已落地近450个AI医疗产品,涵盖诊断、健康管理等63个场景。  
 
     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构病理学边界,从精准诊断到重症决策,从基层医疗到国际协作,其影响力已渗透至医疗全链条。未来,随着技术迭代与生态完善,AI将携手人类医生,共同绘制“健康中国2030”的智慧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