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空调病”上身,身体拉响警报
长时间待在空调环境中,冷空气刺激引起人体血管收缩、痉挛,导致血流不畅,很多人会出现所谓的“空调病”症状。比如,头晕、头痛,鼻塞、打喷嚏,全身乏力、嗜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面瘫、肢端麻木,关节疼痛等。
02、呼吸道疾病频发,细菌趁虚而入
空调如果长时间未清洗维护,内部会积聚大量的灰尘、细菌和病毒。这些污染物随着冷风被吹入空气中,易引发呼吸道疾病。常见的有咽痛、咳嗽等症状,严重的还可能诱发哮喘、军团菌病、肺炎。特别是对儿童、老年人等免疫力较弱的人群来说,感染的风险更高。在商场、电影院等公共场所,由于人员众多,空气流通不畅,一旦有人携带病菌,在空调的作用下,病菌会迅速传播,导致更多人患病。
03、过敏性疾病找上门,防不胜防
空调吹出的风中可能含有尘螨、霉菌孢子等过敏原。过敏体质的人接触到这些过敏原后,很容易引发过敏性鼻炎,出现鼻痒、鼻塞、流涕等症状;还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出现皮肤瘙痒、红斑、皮疹等情况。在公共场所,过敏原的传播范围更广。
04、室内污染物积聚,潜在威胁升级
使用空调时,由室内外空气流动性变差,可能导致一些室内空气中污染物,如家具及建筑材料释放的苯、甲醛等挥发性有机物,烹饪过程中产生的苯并芘、一氧化碳、细颗粒物、氮氧化物等在室内累积,进而危害人体的健康。
05、科学使用空调,解锁清凉不生病的秘诀
01、保持空气流通
公共场所应定期开窗通风,或开启新风系统,确保室内外空气的交换。但要注意的是,通风需避开交通繁忙时段,此时空气中存在大量尾气,PM2.5、氮氧化物浓度飙升,通风反而会加剧室内空气污染。
02、定期清洁空调
定期对空调进行深度清洁和消毒。物理清洁时,需重点清洁过滤网、出风口、导风板和边框等部位;消毒时可选用化学消毒和紫外线消毒,相较而言,更推荐紫外线消毒,因为化学消毒可能会有消毒剂残留。
03、合理设置温度
空调温度设置在 26℃左右较为适宜,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这样既能保证凉爽,又能减少身体的不适。
04、增添衣物保暖
长时间待在空调房时,可随身携带一件薄外套,保护好颈椎和关节等部位,避免冷风直吹。
05、增强自身免疫力
平时要注意饮食均衡,多吃蔬菜水果,适量运动,保证充足睡眠,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减少患病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