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想到什么?
乙肝、脂肪肝、肝硬化、肝癌...
但其实它们还有另一个
不容忽视的“兄弟”
——丙肝
丙肝常常“默默无闻”
以至于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多数人不知道自己感染了丙肝
感染丙肝后
大多数症状比较轻微
如乏力、食欲减退、恶心等
少数出现黄疸、肝脾肿大等症状
其余为隐匿感染,没有任何症状
因此很多人感染丙肝后并不知晓
等到有症状的时候
可能已经发展到肝硬化或肝癌了
《2024年全球肝炎报告》显示:全球有5000万慢性丙肝病毒感染者,每年约有100万新发感染病例。
截至2022年底,只有36%的感染者得到诊断,20%得到了治愈性治疗。在我国,2022年估计有400万丙肝患者,占全球感染总数的8.1%。
好可恶!丙肝到底是什么?
丙肝
全称丙型病毒性肝炎
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
引起的肝脏炎性损害的传染病
丙肝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进行传播,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丙肝病毒
生活中要注意:
① 拒绝毒品,不共用针具注射毒品;
② 倡导无偿献血,杜绝非法采、供血;
③ 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
④ 不与别人共用注射器、针具或其他文身、穿刺工具;
⑤ 不与别人共用剃须刀、牙刷;
⑥ 保持单一性伴侣,正确使用安全套。
对付丙肝,3早是关键
丙肝严重危害着我们的健康但不必过分担心,丙肝可防可治
早检测、早诊断、早治疗是丙肝防治的关键
1、早检测
当发生可能感染丙肝病毒的行为:如既往有偿供浆者,曾到消毒情况不明的小诊所、美容店进行侵入性诊疗、美容、纹身等,与丙肝感染者发生无保护的性接触等。
或怀疑感染了丙肝:如出现肝炎相关症状、肝功能异常等。
应尽早到医疗机构进行检测。
建议40岁以上人群,健康体检和婚前医学检查时主动进行丙肝检测。
2、早诊断
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法主要为丙肝病毒抗体(抗-HCV)和丙肝病毒核酸(HCV RNA)检测。
抗体检测:常用于筛查,检测结果若为阳性需进一步进行核酸检测。
核酸检测:常用于判断病情和治疗效果的依据,核酸阳性是诊断丙肝的“金标准”。
3、早治疗
丙肝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性疫苗,但可以被完全治愈。
直接抗病毒药物是当前治疗丙肝的首选药物,通过规范的抗病毒治疗,疗程一般为3个月,临床治愈率可达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