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起事件背后的罪魁祸首,正是看似离我们非常遥远的猪链球菌。这种细菌常年潜伏在猪群中,却可能在不经意间跨越物种界限,给人类带来致命威胁。
什么是猪链球菌?
猪链球菌是一种常见细菌,通常寄生在猪的呼吸道和消化道中。它分为多个血清型(如2型、7型、14型等),其中部分类型可感染人类,引发严重疾病。虽然名为“猪链球菌”,但它并非只影响猪,人类接触受感染猪或其制品时也可能“中招”。
人如何被感染?
1. 接触传播:宰杀、处理病猪或生猪肉时,细菌通过破损皮肤、黏膜(如眼睛、口腔)进入人体,迅速发展为败血症。
2. 经消化道传播:生吃或半生吃被污染的猪肉制品(如腊肠、肉丸),细菌经消化道感染。
3. 气溶胶传播:在养猪场、屠宰场等环境中,吸入含菌气溶胶也可能感染。
感染后有什么症状?
1. 轻症:类似流感,发热、头痛、恶心、呕吐、肌肉酸痛等。
2. 重症:可引发脑膜炎(头痛剧烈、颈项强直)、败血症(高热、休克)、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甚至危及生命。
特别提醒:若出现发热、皮肤淤斑/出血点、意识模糊等症状,务必立即就医!
如何预防感染?
1. 食品安全:猪肉务必彻底煮熟(中心温度达70℃以上),避免生食或半生食。
2. 职业防护:屠宰、养殖人员需戴手套、口罩,避免伤口接触猪或猪肉。
3. 个人习惯:处理生肉后彻底洗手,生熟厨具分开使用。
4. 警惕病猪:发现猪出现高热、呼吸困难等症状,及时向农业农村部门报告。
感染后如何治疗?
1. 早期抗生素治疗:一旦怀疑感染,需立即就医,使用青霉素类、头孢类等抗生素。
2. 支持治疗:重症患者可能需要住院监护、呼吸机辅助等。
3. 疫苗进展:目前人类尚无专用疫苗,但科研人员正积极研发。人感染猪链球菌可防可控。只要我们注意食品安全、做好职业防护、避免接触病猪,就能大大降低感染风险。若出现可疑症状,及时就医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