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医汇

首页 > 行业动态

揭开梅毒的假面具

2024-05-15 18:06:57来源:检验医学
作者 | 庞荣锐、黄媛萍、赵萍

单位 | 东莞康华医院

 

前    言

梅毒是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我国梅毒发病数逐年上升,对社会危害极大。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是梅毒诊断的主要诊断,梅毒螺旋体生物学假阳性给临床诊疗、患者及其家庭等带来较大困扰,甚至造成医患纠纷。

梅毒螺旋体生物假阳性是由非梅毒螺旋体的其它生物因子、疾病因素或生理因素引起的梅毒螺旋体非特异性和、或特异性抗体阳性反应。

 

案例经过

患者女性,35岁。2024-01-08因“关节痛”就诊风湿免疫门诊。无发热、皮疹、颜面红斑、雷诺现象、光敏感、明显脱发、口腔溃疡。病史:10+年前外院诊断“梅毒感染”,曾行抗梅毒治疗,未规律治疗后停诊;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

2024-01-08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

血常规:WBC 3.24×109/L,HGB 109g/L,PLT 199×109/L;Alb 38.8g/L;ESR 78mm/h;CRP正常;RA33-IgG 26.4AU/mL;ANA核均质型(1:1000);抗核抗体谱:抗nRNP/Sm抗体、抗Sm抗体、抗Rib-P抗体均阳性;类风湿四项均阴性;TRUST阳性(1:16)。

TRUST结果:                     

 

进一步做TPPA结果为阴性,ELISA及ECLIA复测梅毒螺旋体抗体均为阴性。抗心磷脂抗体IgG >120 GPLU/mL(0-10 GPLU/mL),抗β2糖蛋白I抗体IgG >200 AU/mL(0-20 AU/mL)。

TPPA结果:

 

案例分析

梅毒为临床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患者常经历一个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可引起人体多系统器官损害,最终导致死亡。

鉴于病原体学检查和分子生物学检查的局限性,采用血清学试验检测抗体仍是实验室检测梅毒感染的最常见的方法[1]。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包括梅毒螺旋体非特异性抗体和特异性抗体两大类型。

前者采用心磷脂-卵磷脂-胆固醇复合物抗原,检测抗心磷脂的非特异性抗体;后者采用天然或重组的梅毒螺旋体抗原,检测抗梅毒螺旋体成分的特异性抗体。

类似于其它病原体的血清学检测,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可能在一些疾病,甚至健康体检人群中出现生物学假阳性结果。按被检测抗体的种类可将梅毒螺旋体生物学假阳性分为三类:梅毒非特异性抗体生物学假阳性、梅毒特异性抗体生物学假阳性、梅毒非特异性和特异性抗体双重生物学假阳性。

梅毒螺旋体非特异性抗体生物学假阳性发生率约0.2%~0.8%[2],在三类梅毒螺旋体生物学阳性中占比最高。梅毒螺旋体非特异性抗体是梅毒感染后宿主细胞释放的类脂质和梅毒表面脂质引起机体产生的非特异性抗体、反应素。

国内外常用的梅毒非特异性抗体检测方法包括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VDRL)、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因PRP/TRUST更经济便捷,目前实验室很少使用VDRL。我国2020年梅毒诊疗指南指出可用PRP/TRUST替代VDRL[3]。

临床资料表明,此类试验易受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恶性肿瘤,以及老年人、孕妇、吸毒人员等病理或生理因素影响[4]。其梅毒螺旋体非特异性抗体假阳性滴度一般在1:8以下。

本病例患者TRUST阳性(1:16),按照梅毒筛查流程,TPPA检测却为阴性,考虑方法学差异,进一步检测ELISA及ECLIA复测梅毒螺旋体抗体均为阴性,虽患者抗核抗体阳性,可能影响TRUST结果导致假阳性,但滴度较高,临床少见。

梅毒螺旋体非特异性抗体试验原理为采用心磷脂-卵磷脂-胆固醇复合物抗原,检测抗心磷脂的非特异性抗体,进一步检测抗心磷脂抗体IgG >120 GPLU/mL(0-10 GPLU/mL),抗β2糖蛋白I抗体IgG >200 AU/mL(0-20 AU/mL)。

与临床沟通,该患者无梅毒感染相关临床症状,综合上述实验室结果分析,TRUST结果为生物学假阳性,是高浓度的抗心磷脂抗体与TRUST试剂中的心磷脂复合物抗原发生交叉反应导致。

一般感染梅毒螺旋体2-4周后,机体首先产生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无论治疗与否,大多数患者维持终身阳性。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测多采用纯化的基因重组抗原以提高试验特异性。因此,发生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假阳性的概率较低。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生物学假阳性可出现于雅司病、品他病、地方性梅毒等其它螺旋体感染。

鉴于存在梅毒感染窗口期和不同检测方法的局限性等因素,使用单一血清学方法进行筛查或诊断,均存在漏检或误诊的可能,需要应用两种以上的试验来完成,目前大多数实验室是采用以梅毒特异性抗体试验(ELISA/CLIA)作为初筛试验,第2种不同的梅毒特异性抗体试验(TPPA)作为确认试验。除此之外,进一步做梅毒非特异性抗体试验,判断是否现症感染及疗效监测。

 

总    结

基于该疾病的特殊性,同时梅毒螺旋体非特异性抗体生物学假阳性发生率较高,当梅毒螺旋体非特异性抗体与特异性抗体结果不符时,应结合临床及其它实验室指标综合判断是否为生物学假阳性,既不造成误诊也不导致漏诊。生物学假阳性的出现提示受检者可能存在其他潜在的病理、生理状态,检验者和临床都需要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陈瑞,郑雅雯,陈红等。梅毒的免疫学试验诊断进展[J].皮肤性病诊疗杂志,2021,28(1):69-72.

[2]Janier M, Unemo M, Dupin N, etal. 2020 European guideline on the management of syphilis[J].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2021,35(3):574-588.

[3]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性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性病亚专业委员会。梅毒、淋病和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诊疗指南(2020年)[J].中华皮肤科杂志,2020,53(3):168-179.

[4]郑和平.梅毒实验室诊断技术与质量控制[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