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医汇

首页 > 行业动态

一人感染,全家得病!这个细菌已经感染了全球50%的人...

2024-03-25 18:07:21来源:检验医学网
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将幽门螺旋杆菌收录在一类致癌物清单中。这不由让大家惊慌失措,毕竟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极高。

幽门螺杆菌究竟是何方妖孽?不幸中招要怎么办?中招就一定会导致胃癌吗?中招一定要治疗吗?不慌不慌,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好好支招。
 

什么是幽门螺杆菌?潜伏于胃的隐形杀手

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个令人闻风丧胆的细菌。

幽门螺杆菌,英文名Helicobacter pylori,昵称HP。HP是一种革兰染色阴性、单极多鞭毛的螺旋状细菌,形似乌贼。此菌洞悉人心,最为狡猾,深知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修炼一身本领,不惧胃酸(众所周知,胃酸的腐蚀和杀菌效果极强),寄生于人胃内,黏附于胃粘膜和细胞间隙,是目前已知能够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

第一次在胃内被发现踪迹时,大部分人认为这不符合常理,使得HP逃过一劫。幸得马歇尔医生与它死磕,舍身求证,喝下了来自一位胃溃疡病人的HP培养液,用人体亲身试验证明HP,否则它仍逍遥于人们认知之外。

 

一半中国人都感染HP的流行病学

根据统计数据,在我们国家,有一半的人感染HP,其丰功伟绩被记录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基层诊疗指南》[1],其文曰:全球自然人群Hp感染率已超过50%,在发达国家感染率约为30%,在发展中国家则可高达80%。在我国,多个中心的大规模自然人群中Hp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Hp感染率为40%~90%,平均为59%。

此数据于2024年被修正,由广东省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顾兵教授联合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得主、西澳大学医学院巴里·马歇尔教授的一项关于中国城市人群HP感染耐药最新特征的研究成果显示,中国城市人群HP平均感染率为27.08%,明显低于此前对中国总人口估算的44.2%[2]

无论是修正前或后的数据,都说明HP的感染率是居高不下的。这里不禁产生疑问,区区一个细菌,在人群中为何能如入无人之境?

 

战斗力超强的HP

HP的致病机制

吃得苦中苦,方为菌上菌。胃的极酸环境使得微生物难以在胃内生长,HP为了适应此种残酷的环境,练就了四种“关键”绝技:鞭毛、尿素酶、黏附素和细胞毒素[3]。

  • 绝技一:鞭毛

鞭毛可为HP提供前进的动力,帮助HP穿过层层障碍,钻入胃上皮细胞。

  • 绝技二:尿素酶

弱者依赖环境,强者创造环境。面对胃酸这个强酸的大环境,尿素酶发挥了大作用!它通过催化尿素分解成氨,在菌体周围形成保护性“氨云”,不仅为自身生存打造出一个低氧弱酸的小环境,也为其他微生物在胃内生长降低了门槛。

  • 绝技三:黏附素

钻入胃上皮细胞后,HP通过“黏附素”将自身牢牢黏附在胃上皮细胞上,在胃中定植。

  • 绝技四:细胞毒素

HP分泌的细胞毒素主要包括细胞毒素相关基因(CagA)和空泡毒素基因(VacA),会导致胃黏膜细胞的空泡样变性及坏死。

凭借超强的战斗力,HP得以在胃内定居。然独居生活终究苦闷,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胃这一方小小的天地,已困不住HP想去看看世界的心。如何在不同人之间进行City walk,这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幽门螺杆菌从何而来

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

人类是目前Hp感染唯一明确的传染源。而胃,地处人体中部,是连接口腔和沟通肛门的要交汇点和交通走廊。故HP向上可走“口口”传播,向下可经“粪口”传播。

“口口”传播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唾液进行传播。接触感染者的唾液、聚餐、食用受HP污染的食物都是可能造成传染的途径。“粪口”传播可千万不能从字面理解,认为“吃屎之后被传染了”。“粪口”传播有个更专业的名词——“消化道传播”,指病原体(文中指HP)随传染源(文中指感染HP的人)的粪便排出体外,污染水源或食物,再由易感者摄食进入体内的传播过程。

国内外的大量研究和meta分析结果发现,HP感染存在明显的家庭聚集现象,家庭内传播可能是Hp感染的主要途径[4]。

大多数HP感染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成年后也会感染。多项研究显示,家庭内传播是儿童感染HP的主要途径,主要由父母尤其是母亲传播。家庭成员之间常见的感染途径包括共用餐具、共用食物、咀嚼食物喂食、亲吻、不良的卫生习惯等[3]。

 

怎样判断HP感染

HP的诊断方法

Hp感染是人类最常见的慢性感染,可通过是否出现相关临床症状初步判断或相应检查手段确诊。

HP感染的临床表现包括反酸、烧心、胃痛、口臭、嗳气、恶心和呕吐等常见消化系统症状。其也与一些胃肠外的疾病发生有关,如不明原因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当怀疑自己感染HP或发现经常有上腹部不适、疼痛、反酸、嗳气等症状时可以进行相关HP检查。

HP的检测方式包括侵入性检查和非侵入性检查方法。侵入性检查方法包括快速尿素酶试验、胃黏膜组织切片染色镜检、HP培养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非侵入性检查包括尿素呼气试验、粪便HP抗原检测、血清HP抗体检测和基因检测[1]。

 

HP感染一定会患癌吗?

HP与胃癌的关系

不少人看到这里“疑病症”犯了:医生,我感染HP了,是不是离胃癌不远了?

想知道HP与胃癌的关系,首先我们得理清胃癌的危险因素。胃癌跟三件事有关,HP、饮食习惯(如吸烟、高盐饮食、腌制食物和烧烤等)和遗传因素。根据Correa教授提出的“肠型”胃癌发生模式,胃癌的演进过程为正常胃黏膜→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异型增生→肠型胃癌,HP被认为是加速或催化这一模式的“罪魁祸首”。

HP的生存信念之一:有条件要活,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活。

HP在胃粘膜定植后会诱导胃上皮细胞的促炎反应,同时把免疫细胞招募到粘膜下层,这会导致慢性活动性胃炎,这是大多数无症状定植者的情况。炎症的严重程度在个体间差异很大,与细菌、宿主和环境因素有关。

Hp感染后机体难以自发清除,如不进行治疗,往往造成终生感染,即长期存在慢性活动性胃炎。慢性活动性胃炎在部分患者中可表现为消化不良症状;以胃窦胃炎为主者中部分可发生十二指肠溃疡。

Hp胃炎在胃内的分布部位(胃窦为主胃炎、胃体为主胃炎和全胃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Hp感染后胃酸分泌的变化,胃酸分泌的高低则影响了Hp胃炎的结局。例如:胃窦感染为主者多数胃酸分泌增加,这些患者十二指肠溃疡发生的风险增加(十二指肠溃疡表型胃炎),而胃癌发生风险则降低;胃体感染为主者多数胃酸分泌降低,这些患者发生胃癌的风险增加(胃癌表型胃炎),而发生十二指肠溃疡的风险则降低;多数轻度全胃炎患者胃酸分泌无明显改变(单纯慢性胃炎表型)。

因此,作为加速或催化胃癌的“罪魁祸首”,根除HP,可达到“一石三鸟”的作用:1.预防胃癌;2.有效预防和治疗HP相关的消化不良和消化性溃疡;3.降低周围人群感染风险。

 

感染HP一定要根除吗?

HP的根除指征

作为加速或催化胃癌的“罪魁祸首”,似乎所有Hp阳性者均有必要治疗。但可以看到,目前我国Hp感染率高[1-2],主动筛查所有Hp阳性者并进行治疗并不现实。现阶段仍然需要遵从根除Hp指征,以便主动对获益较大的个体进行Hp检测和治疗。

无症状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可考虑行胃镜检查,进一步明确有无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胃癌、淋巴瘤、消化性溃疡等疾病。
 

幽门螺杆菌(HP)阳性患者HP根除指征

根除Hp可促进消化性溃疡愈合和降低溃疡并发症发生率,预防溃疡复发,可使约80%早期胃MALT淋巴瘤获得缓解。与无症状或无并发症的Hp感染者相比,上述患者根除Hp的获益显然更大[10]。胃癌发生高风险个体(有胃癌家族史、早期胃癌内镜下切除术后和胃黏膜萎缩和/或肠化生等)根除Hp预防胃癌的获益高于低风险个体。多次根除治疗失败后治疗难度增加,应再次评估治疗的获益-风险比,进行个体化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感染HP的患者中,根除治疗受益最大的人群为未发生萎缩性胃炎与肠化生的患者,在这之后,根除HP虽然可降低胃癌风险,却不能消除胃癌的发生风险。

 

感染幽门螺杆菌会自愈吗

HP的治疗方法

所谓请神容易送神难,期望感染HP后能自愈?HP告诉你:门都没有!所以应该怎么杀灭这种细菌呢?

《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5]推荐铋剂四联方案作为主要的经验性治疗根除HP方案。除含左氧氟沙星的方案不作为初次治疗方案外,根除治疗不分一线、二线,应尽可能将疗效高的方案用于初次治疗。我国多数地区为抗菌药物高耐药地区,推荐经验性铋剂四联治疗方案疗程为14d,除非当地的研究证实10d治疗有效(根除率>90%)。根除方案中,抗菌药物组合的选择应参考当地人群中监测的HP耐药率和个人抗菌药物使用史。

此外,方案的选择应该权衡疗效、费用、潜在不良反应和药物可获得性,做出个体化抉择。

 

如何做一个愉快的“吃货”

预防大于治疗

对于HP这个病从口入的坏蛋,目前还没有有效的疫苗;一旦被感染,自愈更是门都没有,必须借助药物的力量干掉它。所以与其拖到启用“药物武器”,更好的办法就是把HP扼杀在摇篮里!中医讲究治未病,也就是预防大于治疗。

根据《幽门螺杆菌感染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1],预防主要分四步走战略方案:

  • 避免家庭性感染:Hp感染主要在家庭内传播,避免导致母婴传播的不良喂食习惯,并提倡分餐制,减少感染Hp的机会,餐具定期消毒。

  • 保持口腔健康,戒烟。

  • 改善饮食习惯:避免喝生水、吃生的食物,同时食物应多样化,避免偏食,注意补充多种营养物质;不吃霉变食物;少吃熏制、腌制、富含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食物,多吃新鲜食品;避免过于粗糙、浓烈、辛辣食物及大量长期饮酒。

  • 保持良好心理状态及充足睡眠。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等. 幽门螺杆菌感染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20,19(05):397-402.

[2]Wang L, Li Z, Tay CY, Marshall BJ, Gu B; Guangdong Center for Quality Control of Clinical Gene Testing and Study Group of Chinese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and Antibiotic Resistance Rates Mapping Project (CHINAR-MAP). Multicentre, cross-sectional surveillance of Helicobacter pylori prevalence and antibiotic resistance to clarithromycin and levofloxacin in urban China using the string test coupled with quantitative PCR. Lanc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