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医汇

首页 > 行业动态

圣乔治诺卡菌导致的肺部和眼部感染一例

2023-11-08 18:23:51来源:检验医学
作者 | 马镇超(河源市中医院)

指导老师 | 陈怡丽 唐秀鑫(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

 

前  言

诺卡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的需氧菌。在显微镜下,诺卡菌呈细长的丝状,具有分支,通常呈串珠状。菌落的外观可呈天鹅绒状、粉末状(常见),不规则形状,有皱褶、堆积卷曲或光滑的特征。弱抗酸染色阳性,抗酸染色阴性。触酶试验阳性,分解葡萄糖,不分解甘露醇,溶菌酶试验阳性,淀粉、明胶试验阴性。现分享一例进修期间带教老师通过mNGS发现的圣乔治诺卡菌案例。

 

案例经过

患者,女,60岁,主因“间断颜面部及下肢水肿5月,视力下降7天”于2023-6-16入院。

患者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颜面部及双下肢浮肿,伴活动后心悸、气促、双下肢渐进性水肿,于外院诊断为肾病综合征,予强的松60mg P.O QD 治疗后好转。后患者仍有间断水肿,外院肾穿刺活检示膜增生型IgA肾病,合并高血压肾损害可能性大。继续强的松60mg P.O QD,并定期复查尿蛋白1+至2+、血肌酐119-150umol/L。

半个月前因咳嗽咳痰伴发热至外院就诊,查CRP、WBC升高,G试验阳性(181pg/mL);胸部CT示左上肺段性炎症。考虑真菌感染,予强的松10mg P.O Qd、抗真菌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

后患者出现左眼眶伴疼痛并逐渐加重至双眼,左眼视力急剧下降,眼眶MRI结果示:左眼球视网膜剥离(出血)脑内多发叶异常强化灶,待排转移瘤或脓肿。眼科会诊后考虑左眼眼内炎(感染性可能大),左眼渗出性视网膜脱离,双眼视网膜疾患,行玻璃体抽液诊断及注药术(伏立康唑02g),术后予眼部用药(左氧氟沙星、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抗感染治疗。

患者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患高血压多年,口服降压药但控制欠佳;患糖尿病半月,胰岛素治疗,控制情况不详。个人史、家族史无异常。

体格检查:T:36.5℃,P:110次/分,R:16次/分,BP:100/75mmHg,精神差,全身皮肤及黏膜苍白,满月脸,睑结膜水肿充血,双侧瞳孔不等大,左侧瞳孔直径6mm,对光反射及调节反射均减弱,左侧角膜浑浊。余无特殊。

实验室检查:2023年6月17日血常规+CRP:CRP 107.76mg/L↑,WBC 9.26x10^9/L,Hb 75g/L↓。血生化:尿素17.5mmol/L↑,肌酐179umol/L↑,葡萄糖76mmol/L↑,钙1.9mmol /L↓,白蛋白27g/L↓,ALT 47U/L↑,AST 108U/L↑。尿常规:尿粒细胞酯酶2+,尿蛋白2+,尿隐血3+)、颗粒管型(1+)。入院诊断为肾病综合征伴膜性增值性IgA肾病、眼内炎(双眼)、渗出性视网膜脱离(左眼)、肺部感染、颅内感染。

6月20日胸部CT(图1)示:左肺上叶尖后段实变影,右肺下叶见多发类圆形结节,双肺多发实性结节,考虑炎性病变可能性大。病原体基因测序(NGS)结果:①肺泡灌洗液(图2)示:惠普尔养障体、圣乔治诺卡菌、CMV、EVB、人类疱疹病毒6B型阳性。②右眼玻璃体穿刺液(图3)、右眼房水穿刺液(图4)示:人葡萄糖球菌、圣乔治诺卡菌、CMV阳性。③脑脊液常规检测阴性,培养阴性。临床上考虑患者诺卡菌引起的肺部和眼部感染可能性较大。

图1 胸部CT

 

左肺上叶尖后段实变影,右肺下叶见多发类圆形结节,较大者直径约10mm,边界清,其中一病变内伴不规则空洞形成。余双肺另见散在多发实性小结节,直径约2-5m。右肺下叶多发结节,考虑炎性病变可能性大。

图2 肺泡灌洗液NGS结果

 

图3 右眼玻璃体穿刺液NGS结果

 

图4 右眼房水穿刺液NGS结果

 

图5 脑脊液NGS结果

 

6月25日患者仍有双眼肿胀及球结膜水肿充血,左眼无光感,复查血常规示WBC较前升高(15.76x10^9/L↑),PCT 0.18ng/mL↑。右眼玻璃体培养组合提示无菌生长。考虑患者眼内感染控制欠佳,请眼科会诊后行“后入路玻璃体切割术伴替代物注入术”。

6月27日头颅MR(图6)示:考虑脑脓肿。

图6 颅脑MR

 

患者颅脑(MR)检查:双侧大脑半球皮层及皮层下区、胼胝体压部、中脑、左侧小球半脑可见多发结节异常信号影,T1WI等/低信号,T2WI高信号为主,较大病灶位于左枕叶,大小约12mm×8mm,增强扫描病灶部分呈边缘环形强化,内壁尚光整,部分病灶呈均匀结节状强化。DWI呈高信号,ADC图呈稍低信号。

6月28日,患者眼部病变进展,双目失明。

6月30日(患者的结局):患者经强化感染治疗后,肺部感染灶较前吸收,考虑抗感染治疗有效。因患者家属要求转至外院进一步治疗。后续患者转归情况未能继续追踪。

 

案例分析

一、病例诊断依据

1、患者是肾病综合征伴膜性增值性IgA肾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具有感染诺卡菌的危险因素。

2、6月9号开始就出现左眼眼眶伴视力下降,检查发现睑结膜水肿充血,双侧瞳孔不等大,左侧瞳孔直径6mm,对光反射及调节反射均减弱,左侧角膜浑浊。随后眼睛病变进展,发生视网膜剥离,以致失明。

3、咳嗽咳痰伴发热半个月,CT提示左肺上叶尖后段实变影,右肺下叶见多发类圆形结节,其中一病变内伴不规则空洞形成。双肺另见散在多发实性小结节,右肺下叶多发结节,考虑炎性病变可能性大。

4、实验室检查提示,CRP,WBC及PCT升高。肺泡灌洗液、右眼房水和右眼玻璃体mNGS检测均提示圣乔治诺卡菌感染。

5、头颅MR提示多发结节异常信号影。

6、患者检出诺卡菌换药经强化感染治疗后,肺部感染灶较前吸收,考虑抗感染治疗有效。

诺卡菌肺部感染大多数有发热、咳嗽、咯浓痰,血行散播者可有脑脓肿、脑膜炎、皮下脓肿、心包炎等症状,少数情况下可引起眼部的感染。综合以上临床,影像及实验室检查的结果,该病例的诊断明确。

 

二、为什么本病例我们选择用mNGS方法来诊断患者眼部感染?

眼睛房水、玻璃体的标本量少,取材不易,所以标本显得额外珍贵。诺卡菌的诊断的关键是找到病原学依据。细菌培养是常用的临床诊断方法,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对于诺卡菌的诊断来讲,一方面传统的培养存在时间周期较长,通常需要48-72h培养出菌落,一般是5至7天,最久甚至需要两到三周,另一方面也存在敏感性不足的缺点,尽管细菌培养结果为阴性,仍可能存在感染。

对于培养阳性的结果,诺卡菌种属的鉴定也是比较困难的。而不同种诺卡菌的耐药性存在一定的差异,鉴定诺卡菌种属的意义非常大。因此在本案例中,我们一开始就选择了mNGS来诊断眼部的感染,使用该技术具有灵敏度高,需要的样本量少,检测的范围广,并且对于检测的结果能够直接鉴定到种属,能够快速找到病原体为临床提供诊疗方向。

 

三、该病例中mNGS检测结果能否直接成为诺卡菌感染的病原学依据?

尽管mNGS近年来广泛用于临床诊断,但是随之带来的假阳性问题也不容忽视,那么在该案例中,仅靠mNGS检测结果能否证明患者就是诺卡菌感染?

首先从实验流程看,在当批次的标本中不存在强阳性的诺卡菌标本,阴性对照也没有检测出相应的序列,不存在污染导致的假阳性;

其次,对比通常检测到的诺卡菌,这三份标本的序列数不低,并且鉴定列表中都不存在邻近的种属,不存在生信匹对和分类的错误;

最后,在患者三份不同部位的标本都检测出圣乔治教堂诺卡菌,不会是偶然现象,和患者的病史及临床表现均符合,并且针对性治疗有效,可以确认是圣乔治教堂诺卡菌是导致一系列症状的真凶。

 

总   结

一、感染诺卡菌的临床症状

诺卡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细菌,可以在空气、土壤、腐烂的植物和动物排泄物中找到。它不是人体正常的菌群,而是一种机会性致病菌。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诺卡菌可以引发局部或全身感染。

常见的症状包括发热、咳嗽、胸痛、咳黄脓痰等呼吸道感染症状,但这些症状并不具有特异性,与肺结核、肺曲霉菌和隐球菌感染相似。在胸部影像学上,诺卡菌感染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是单个或多发的肺结节或团块影。其他表现包括实变、伴有液平空洞、浸润和胸腔积液等。偶尔会出现栗粒样或弥漫性肺间质浸润灶,但钙化现象相对较少见。

 

二、诺卡菌能引起什么疾病

诺卡菌是一种引起肺部疾病、皮肤性疾病以及全身播散性疾病的细菌。临床上表现复杂多样,有少数患者同时伴发脑脓肿,表现为严重的头痛、呕吐、定向力障碍、认知损害和意识模糊等症状。眼部严重感染会出现视网膜脓肿、视网膜脱离、虹膜炎、角膜炎,诺卡菌还能诱发腹膜炎、菌血症、心包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如果这些疾病不能正确诊断,可能会延误最佳治疗时间,严重时甚至导致死亡。

 

三、诺卡菌治疗

复方磺胺甲噁唑是治疗诺卡菌感染的首选药物,然而,国内[1]研究结果显示,已经出现对复方磺胺甲噁唑耐药的菌株,如皮疽诺卡菌、星形诺卡菌和巴西诺卡菌等。此外,诺卡菌对复方磺胺甲噁唑的敏感性在不同地区存在差异,耐药率在0%到66.7%之间波动。

另外一项研究[2]报道,圣乔治教堂诺卡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已高达86.9%。因此,在治疗诺卡菌感染时,临床应该谨慎选择亚胺培南作为首选药物。诺卡菌病的治疗过程较长,一般不应少于3个月。对于存在迁徙性脓肿或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治疗时间应持续半年以上,以预防潜在病变的复发,并且需要警惕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3]。

 

 

参考文献

[1] HUANG L, CHEN X, XU H, et al. Clinical features, identification,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patterns of Nocardia  species in China: 2009-2017[J]. Diagn Microbiol Infect Dis, 2019,94(2): 165-172.

[2] TAN Y E, CHEN S C, HALLIDAY C L.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profiles and species distribution of medically  relevant Nocardia species: Results from a large tertiary laboratory in Australia[J]. J Glob Antimicrob Resist, 2020,20: 110-117.

[3] 刘艳芝,李虹玲,李艳明,等. 1例圣乔治教堂诺卡菌眼部感染病例及文献回顾[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20,19(12): 1125-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