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医汇

首页 > 行业动态

不可忽视的常见病: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

2023-11-16 16:01:22来源: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近期,气温骤降,寒冷天气,呼吸道感染患儿数量明显增加。肺炎是小儿时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依据患病地点、时间的不同可分为社区获得性肺炎和医院获得性肺炎,其中社区获得性肺炎最多见,是5岁以下儿童住院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临床表现

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肺实质和(或)肺间质部位的急性感染,主要临床症状是发热、咳嗽、咳痰和胸痛,发病早期的常见症状是鼻塞、鼻流清涕、喷嚏、咽痛及头痛等。

虽然大多儿童肺炎症状较轻,仍有部分患儿会出现胸腔积液、肺坏死、败血症、心律失常、脓毒症休克等严重病情。

还有部分患儿可能会发生支气管扩张等长期并发症,造成肺功能下降,持续到成年可能发展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从而长期损害肺部健康。

 

病原学

引起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种类很多,包括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真菌等,但是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差异,而且会随着时间推移发生改变。

其中,细菌以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及卡他莫拉菌为主。

病毒感染也很常见,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和副流感病等,而且往往会出现合并或继发细菌感染的情况。

肺炎支原体不仅是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的常见病原,在1~3岁婴幼儿亦不少见。

肺炎衣原体多见于学龄期和青少年。

不同病原的混合感染引起的社区获得性肺炎,炎症反应及临床表现往往更严重。而且,年龄越小,越易发生混合感染

 

危险因素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是宿主和环境危险因素的复杂相互作用造成的,大多数起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受寒、劳累是常见的诱发因素

未及时接种相关疫苗是最常见的可预防性危险因素;

其他危险因素包括出生时低体重、早产、营养不良、非母乳喂养、空气污染等

 

接种疫苗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致病微生物复杂多样,且不同年龄、季节、地区病原分布差异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临床诊治存在困难,因此需做好相关预防措施。提前给儿童接种疫苗(如肺炎球菌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流感疫苗等),可有效预防相关细菌、病毒引发的肺炎,降低儿童罹患肺炎的风险。

 

日常预防

需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包括:

01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多见于秋冬季节,当前应注意换季防护,加强保暖,防止风寒入侵;

02减少到人口密集和通风条件差的场合,做好防护,避免与呼吸道感染患者密切接触;

03学校、幼儿园等重点场所要注意通风消毒,做好日常的清洁工作

严格落实晨午检、因病缺勤缺课登记制度和传染病疫情报告,避免出现聚集性感染;

04每日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通风时注意保暖;

05勤洗手,咳嗽、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捂住口鼻,咳痰时尽量将痰液咳出,咳出后漱口;

06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均衡饮食和持续锻炼,保证新鲜蔬菜水果的补充,足量饮水,增强身体免疫力和抵抗力。

07密切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出现发热和急性呼吸道感染等异常症状,不带病上班上学,根据情况采取居家休息、服药或及时就医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