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医汇

首页 > 行业动态

让互联网医院更有温度——黄进宇教授分享互联网医院的“杭市一”模式

2022-04-18 17:13:08来源:推医汇
新冠疫情催化下,互联网医院呈井喷式发展,不少医院纷纷把实体医院搬上互联网,力求突破诊疗服务的时空限制。在方兴未艾的互联网医院发展大潮中,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杭市一”)互联网医院以其全流程闭环管理的特色,稳稳收获了巨大的流量和良好的群众口碑。“杭市一”党委书记黄进宇教授在接受本刊采访中,分享了互联网医院建设的“杭市一”模式。希望这些经验的分享能够促进中国互联网医院的建设和完善,让更多群众享有更方便、更实用、更有温度的互联网诊疗服务。

互联网医院的“杭市一”模式

杭州,是一座刻着互联网基因的城市。阿里巴巴、云栖小镇、智慧e谷……已成长为中国互联网行业的标杆。在这片互联网的热土上,还有一块属于互联网医院的试验田,正在率先探索中国互联网医院的新模式。

坐落于西子湖畔的“杭市一”,明年将迎来建院一百周年。这是杭州市属最大的一家综合性三甲医院,也是浙江省首批通过三甲评审的四家医院之一。医院承担着杭州市乃至浙江省、周边省市人民群众的医疗服务工作,每年的门急诊量达250万左右。近年来,这所百年老院焕发生机,信息化建设水平走在了浙江省前列。作为省内第一家通过六级电子病例评审的医院、首批通过2020版互联互通测评的“五乙”单位,浙江省的许多信息化建设工作都是从“杭市一”试点开始的,包括“预约挂号”、“分时段诊疗”、“舒心就医”等一系列举措。黄进宇教授表示,很多的医院信息化手段在“杭市一”试点成功后,再推向全市、全省,有了可复制的模式,其他医院实施起来难度就会小一点。

△“杭市一”湖滨院区(图源:见水印)

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持续推进,把实体医院搬上互联网,将进一步突破患者就医的时空限制。黄进宇教授认为,“杭市一”互联网医院的建设,可谓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先决条件。

首先,国家、省、市各级政府在互联网医院建设上给予了很大的政策支持。例如,2018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2020年3月,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互联网+”医保服务的指导意见》等。再者,杭州市是一座互联网产业非常活跃、成熟的城市,有众多先进企业为“杭市一”互联网医院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其次,“杭市一”全院干部职工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认真的执行和配合,希望能够通过医院信息化建设进一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烦”的问题。

2019年,“杭市一”互联网医院正式上线。黄进宇教授介绍到,该互联网医院在“B to C”模式下,以实体医院为主体,以安全医疗为抓手,打造了一所集咨询、复诊、配药、检验、检查等全流程闭环管理,具备统一的平台、认证、监管的网上放心医院。自上线以来,“杭市一”互联网医院已经有43个专科、386名医生、83名护士和31名药师入驻,线上可配药品从刚开始的寥寥数种增加到现在的750余种,线上开具的处方已累计达11563张。近一年来,“杭市一”互联网医院的用户数量已超过121万,月平均浏览次数大约是600万,流量最高的月份可达1110万。值得一提的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杭市一”互联网医院发挥巨大作用,开展了援鄂新冠肺炎的义诊,而且有不少海外侨胞也通过该互联网医院进行线上咨询,多家媒体向全国各地推广“杭市一”模式。

互联网医院赋能慢病管理

“健康中国”规划纲要指出,到2030年要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慢性病健康管理。如何加快实现这一目标?近年来的两会上,互联网医院成为代表委员频频点名的热词,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及了“互联网+医疗健康”。

黄进宇教授指出,互联网医院既有优势又有劣势,一些急重症疾病并不适合在线上完成诊疗,但大多数病情稳定的慢性疾病,是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长期随访和管理的。他认为互联网医院在赋能慢病管理方面具有以下优势:一是慢病患者在线上进行复诊、随访,无需往返医院,可以时间成本、交通成本,降低交叉感染的几率;二是面对庞大的医疗服务需求,医生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线上问诊,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在为慢病患者提供全生命周期照护的过程中,互联网医院积累的数据也可以转化为临床研究的资源,有助于推动临床经验的改进。

在“杭市一”互联网医院上,慢病患者可以怎样轻松获得“一站式”的诊疗服务呢?黄进宇教授进一步介绍到,比如一名复诊的糖尿病患者,可以在线上提供其自测血糖、体重指数(BMI)、饮食记录等,临床医生、护士、药师都可以提供相应的诊疗建议,开具处方后,患者可以在线上支付药费,药品配送到家。对于需要检查化验的患者,则可以在线上开单预约检查,精准到时约检。

黄教授还表示,未来他们可能还会将一些可穿戴设备的数据引入互联网医院,包括病人在家自测的血糖、血压、心律、体温等数据,可以同步上传到线上,将进一步提高线上就诊的便利性和精准性。

得益于互联网医院,“杭市一”正在织汇一张科学、高效的慢病管理系统网络。地处中心城区的“杭市一”院本部,服务群众的老龄人口多,慢病群体庞大,互联网医院大大方便了慢病管理。此外,“杭市一”集团有11个院区、8个分院、14个紧密型合作社区分院、8个医养联合单位,专家也很难频繁往下面的医院跑,而互联网医院可以让群众足不出户享受到诊疗服务,提高慢病管理的覆盖和效率。

△“杭市一”互联网医院在线咨询

互联网医院的痛点和难点

近年来,国内互联网医院建设发展很快,尤其是在新冠疫情的催化下,涌现了一大批互联网医院。据统计,疫情期间国家卫健委的委属管医院互联网诊疗增加了17倍,一些第三方互联网服务平台的诊疗咨询量也比同期增长了20多倍,处方量增长了近10倍。

然而,互联网医院的潜力还没有得到充分释放。根据《2021中国互联网医院发展报告》,在全国超过1.3万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中,建成互联网医院的大约有1700家,这表明体量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此外,在现有的互联网医院中,有超九成处于建而不用或浅尝辄止的“僵尸状态”,许多由医院独立自建的互联网医院,基本上沦为了“挂号工具”。

黄进宇教授指出,“杭市一”互联网医院建设的成功,得益于它具备咨询、复诊、配药、检验、检查等全流程闭环管理,群众可以实实在在地在线上完成诊疗过程、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杭市一”起步早,并且进驻了“浙江省互联网医院平台”,可以实现“服务+监管”一体化,以及数据共享、互认等。

针对当前国内互联网医院的痛点和难点,黄进宇教授认为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解决:一要构建完整的价值链,打通医院、云药房、物流配送方、患者等多个环节。只有通过提供一站式的医疗服务,让群众获得满意的医疗服务,才能避免互联网医院只是作为“挂号工具”和科室或医生的“名片介绍”。二要打破数据壁垒,各医院之间的检查、化验和部分数据可以共享、互认,“杭市一”是省内、市内率先开展检查化验互认的试点医院,打破了“数据孤岛”的形成。三要充分调动医生资源,除了多点执业以外,“杭市一”鼓励“以新带老”,通过一些年轻医生的带动,吸引更多副高或高级职称的专家。四要加强监管力度,当前互联网医疗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缺乏有效监督,“杭市一”为此专门成立了互联网医院办公室、聘请法律顾问,为互联网医院的规范诊疗提供保障。

让互联网医院更有“温度”

马云曾经说过:“医院不改变,我们就改变医院。”他希望通过互联网、人工智能,让“未来医院”发生颠覆性的改变。黄进宇教授认为这一定程度上有道理,但实体医院仍难以被互联网医院所替代;人工智能可以成为医生的助手,但无法取代医生。

黄教授指出,医学是一门由自然科学和人文艺术相结合的学科,后者是机器所不具备的。但未来的互联网医院,一定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努力为患者提供更完善的诊疗服务、更满意的诊疗体验。希望在互联网医院和实体医院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下,我们能够更好地为老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早日实现“健康中国2030”的伟大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