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和圣安东尼奥乳腺癌大会同时公布的KATHERINE研究结果表明,对于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术前新辅助化疗+HER2靶向治疗后残留浸润病变患者,术后恩美曲妥珠单抗与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相比,浸润病变或死亡风险减少50%(95%置信区间:0.39~0.64,P<0.001)。不过,对于晚期乳腺癌,亚洲与非亚洲患者相比,恩美曲妥珠单抗所致血小板减少发生率较高。那么,恩美曲妥珠单抗对中国早期乳腺癌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如何?
2021年6月,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乳腺癌研究与治疗》正式发表中国台湾大学附属医院黄俊升、中国医药大学台中荣民总医院杨阳生、香港大学玛丽医院邝霭慧、长庚大学桃园长庚纪念医院陈训彻、台北荣民总医院曾令民、辜公亮基金会和信治癌中心医院刘美瑾、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沈坤炜、中山大学肿瘤医院王树森、香港屯门医院吴廷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邵志敏等学者的KATHERINE研究中国患者亚组分析报告,比较了恩美曲妥珠单抗与曲妥珠单抗对中国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术前新辅助化疗+HER2靶向治疗后残留浸润病变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KATHERINE (NCT01772472): A Randomized, Multicenter, Open-Label Phase III Study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rastuzumab Emtansine Versus Trastuzumab as Adjuvant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HER2-Positive Primary Breast Cancer Who Have Residual Tumor Present Pathologically in the Breast or Axillary Lymph Nodes Following Preoperative Therapy
该国际多中心双组非盲随机对照三期临床研究于2013年4月~2015年12月从28个国家地区273家医疗机构入组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术前曲妥珠单抗+紫杉类新辅助化疗后残留浸润病变患者1486例,其中101例(6.8%)来自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进行14轮术后辅助治疗。主要终点为无浸润病变生存。次要终点包括无病变生存、总生存、无远处复发间隔、安全性。
结果,对于中国患者,恩美曲妥珠单抗组51例与曲妥珠单抗组50例相比:
中位随访时间:42.8个月比37.1个月
浸润病变或死亡事件:17.6%比28.0%
无浸润病变生存比例:83.8%比70.4%
浸润病变或死亡风险:减少43%(风险比:0.57,95%置信区间:0.25~1.31)
病变或死亡事件:17.6%比28.0%
无病变生存比例:83.8%比70.4%
病变或死亡风险:减少43%(风险比:0.57,95%置信区间:0.25~1.31)
总死亡事件:5.9%比8.0%
总生存比例:93.6%比90.2%
总死亡风险:减少32%(风险比:0.68,95%置信区间:0.15~3.04)
远处复发事件:11.8%比16.0%
无远处复发率:89.5%比82.3%
远处复发风险:减少32%(风险比:0.68,95%置信区间:0.24~1.97)
由于曲妥珠单抗组1例患者未接受治疗,故恩美曲妥珠单抗组51例与曲妥珠单抗组49例相比:
≥3级不良事件:39.2%比4.1%
严重不良事件:19.6%比2.0%
不良事件所致停药:27.5%比0%
血小板减少:52.9%(全球患者为28.5%)比4.1%
≥3级血小板减少:21.6%(全球患者为5.7%)比0%
出血:39.2%(全球患者为29.2%)比8.2%
≥3级出血:2.0%(全球患者为0.4%)比0%
因此,KATHERINE研究中国患者亚组分析结果表明,恩美曲妥珠单抗与曲妥珠单抗相比,疗效较高,≥3级不良事件和不良事件所致停药发生率也较高,主要由于血小板减少发生率较高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