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医汇

首页 > 行业动态

白细胞内的“异常”汇总

2021-06-30 15:01:02来源:检验医学网
粒细胞毒性变化

在严重的化脓性感染、败血症、恶性肿瘤、急性中毒、大面积烧伤等病理情况下,中性粒细胞可发生大小不均、中毒颗粒、空泡形成、杜勒小体、退行性变等形态改变。

这些形态变化对观察病情变化和判断预后有一定意义。

1)中毒颗粒:比正常中性颗粒粗大,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匀,染色较深,呈黑色或紫黑色。有时颗粒很粗大,与嗜碱粒细胞易混淆;有时双小而稀少,散杂在正常中性颗粒之中。

含中毒颗粒的中性粒细胞应与嗜碱粒细胞区别,其要点:嗜碱粒细胞核较少分叶、染色较浅、颗粒较大、大小不均、着色更深、细胞边级处常分布较多,可分布于核上,胞浆中常见小空泡。在血片染色偏碱或染色时间过长时,易将中性颗粒误认为中毒颗粒。但只要注意全片各种细胞的染色情况,则不难区别。

含中毒颗粒细胞在中性细胞中所占比值称为毒性指数。毒性指数愈大,提示中毒变性结果。

中毒颗粒

2)空泡:可为单个,但常为多个。大小不等,亦可在核中出现。被认为是细胞脂肪变性的结果。

空泡

3)Dohle体:是中性粒细胞胞因毒性变而保留的嗜碱性区域。呈圆形、梨形或云雾状。界限不清,染成灰蓝色,直径为1-2μm,是胞质局部吵成熟,即核与胞质发育不平衡的表现。Dohle小体亦可见于单核细胞中,其意义相同。

Dohle体

4)退行性变:表现为胞体肿大,结构模糊,边缘不清。胞核可呈固缩、肿胀、破碎、溶解等变化,退行性变是细胞衰老死亡的表现。

退行性变

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

中性粒细胞的核左移

中性粒细胞核左移是指外周血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多或出现晚幼粒、中幼粒、早幼粒等细胞。

正常时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的分叶以3叶居多,杆状核与分叶核之间的正常比值为1:13,如杆状核粒细胞增多,或出现杆状以前幼稚阶段的粒细胞,称为核左移。核左移伴有白细胞总数增高者称再生性左移,表示机体的反应性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能释放大量的粒细胞至外周血中。常见于感染,尤其是化脓菌引起的急性感染,也可见于急性中毒、急性溶血、急性失血等。

中性粒细胞的核左移

中性粒细胞核右移:正常人血中的中性粒细胞以3叶核为主,若5叶核者超过3%时,或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大部分为4-5叶或者更多,称为核右移。此时常伴有细胞总数减少,与造血物质缺乏或骨髓造血功能减退有关。常见于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等,也可见于应用抗代谢药物如阿糖胞苷等。在炎症的恢复期可有一过性右移。若在疾病进行期突然出现右移变化,则多预后不良

中性粒细胞核右移

Chediak-Higashi畸形

Chediak-Higashi综合征(CHS)是一类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CHS/LYST1基因病变,造成溶酶体膜缺陷及颗粒融合失调,从而导致中性粒细胞的趋化作用、脱颗粒和杀菌活性减弱,血小板颗粒缺乏或释放障碍,NK细胞功能受损,黑色素小体分散异常。外周血与骨髓涂片检查可见粒系、单核系或淋巴系细胞胞质中出现多个、巨大的嗜天青颗粒。患者主要表现为中性粒细胞减少,感染,白化病,血小板颗粒缺陷,周围神经病变等,且可有肝脾、淋巴结肿大。

Chediak-Higashi畸形

Alder-Reilly异常

Alder-Reilly异常是指中性粒细胞胞质中含粗大紫褐色颗粒,数量多,大小不等,形态不一,比中毒性颗粒粗,常覆盖于细胞核上。嗜酸粒细胞可见暗紫色大颗粒。淋巴细胞可见深紫色颗粒。嗜碱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也可见异常颗粒。

Alder-Reilly异常

May-Hegglin异常

白细胞减少,粒细胞中含有Dohle体(即小块淡蓝色胞浆),尤其嗜中性和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同时伴有巨大血小板和血小板减少。常有轻度的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可有血小板畸形。少数病人有血块收缩时间延长,束臂试验(+),血小板寿命缩短和出血。

May-Hegglin异常

Petger-Huet异常

Petger-Huet异常,主要特点是从胞浆已成熟但胞核仍不分叶,细胞大小与正常的相同,细胞核呈环状、哑铃状、核桃状、眼睛状,染色质粗糙。常见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此外,重症感染、粒细胞缺乏症、多发性骨髓瘤、继发于骨髓转移瘤的类白血病反应等情况时亦可出现Pelger-Huet异常,称之为假Pelger-Huet异常。

Petger-Huet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