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医汇

首页 > 行业动态

人民日报发声,广东的检验人现在有多苦!

2021-06-17 14:00:33来源:检验医学网
人民日报微博近日推文
 

【谢谢你们的坚守!95后核酸检测员通宵单手拧管2000余次】

为我们揭开了广东本轮疫情中,

实验室检测人员”恐怖“的工作强度

深圳某医院核酸检测实验室

检测人员正在忙碌着

实验室由五个人分为两组

专门负责核酸检测

他们从晚上6点工作到早上6点

最长一次工作了14个小时

进入实验室后就尽量不出来

“95后”检测员李秀萍

是一名普通的核酸检测实验室成员

但为了加快检测速度

她却练就了不普通的检测技能

——单手拧管

每提取一个试管样本

需要拧开1次 拧紧1次

最高纪录她曾一个通宵单手拧管2000余次

同事们称她为“加样小能手”

李秀萍的手掌磨出泡

“有一天晚上的样本,摞起来比我都高,开始很崩溃,但看着样本一点点被我们‘消灭’,又很有成就感。”李秀萍笑着说。“感觉上厕所都是浪费时间。因为,核酸样本上机检测80%—90%都是手工操作。必须边做边计算时间,一旦停下来,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后面所有的检测速度都会受到影响。”医院检验科主任姚华龙在采访中说道。

核酸检测小组另一位成员的手指受伤

受访者供图

李秀萍说,在进实验室前她会吃些高蛋白的食物,这样体力能维持久一点。“为了做到不上洗手间,我白天基本只喝不到200毫升的水,加上穿防护服会出汗,这就是我12小时不吃不喝的‘秘诀’。”

疾控检验人

最多一晚换了六身防护服

凌晨两点半,当黄达娜走出单位深圳市疾控中心的大门时,夜深如水,星光闪烁。
 

穿梭在实验室、奔波在采样点、此起彼伏的协调电话……她已经这样高强度地连续工作了近14个小时,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感觉随时都要栽倒了。”

每天临界于脑力和体力的极限,这是她作为一名疾控人奋战在战疫一线的日常。

 

黄达娜是深圳市疾控中心病原生物所的主任技师,她所在的病原所主要负责全市新冠疑似病例样本的复核工作。

“从去年疫情开始,我们就一直非常忙。这次‘5·21’疫情发生以来,团队更是一直通宵值班,24小时接样本,持续处于‘白+黑’高负荷运转状态。”黄达娜告诉记者,白天送来的一般是市三医院的病人样本,属于常规检验工作;晚上送来的,通常都是非常紧急的筛查样本,来一个做一个,通宵不停。

最忙的时候,她和办公室的战友们曾经连续工作30个小时,在实验室不停穿梭。

不同于平时在实验室里做实验的从容,在疫情期间,检测化验核酸样本的劳动强度丝毫不逊于在一线的医护人员。

按照防疫要求,疾控人员们在实验室里也都必须要穿上厚重的防护服,“一晚上穿着它走来走去,身上反复被汗水浸湿,眼罩都朦了无数次。

而且更辛苦的是,由于样本是不定时地送来,我们一天晚上就要换好几身防护服,每次穿脱都是大工程。最多的一晚,我们换了6身防护服。”黄达娜说。

由于疫情需要,黄达娜和病原所的同事们除了实验室工作,还被经常抽调去执行临时的紧急任务。

5月26日傍晚,忙了一整天的她和5个同事收到紧急通知,要求马上到一个采样点支援我市的公交司机核酸采样检验工作。原本计划到晚上12点采样结束,但由于人太多,只能一再推迟。

“看着很多驾驶员都是下班后匆匆赶来,饭都没吃,有的甚至开车二三十公里过来,我想不能让他们因为排不上队、第二天再跑一趟。”最后,黄达娜和同事们忙到凌晨快三点才下班,最终完成了当晚全部1000多名驾驶员的核酸采样检测工作。

网友:谢谢你们的坚守

辛苦了!致敬

看了核酸检测员的工作

网友纷纷竖起大拇指

“有担当!不怕苦不怕累”

“感动!工作之余好好休息”

 

 

 

 

 

同在医院检验科的网友表示佩服

“同为检验人,加油”

 

 

 

 

穿防护服

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穿着防护服的闷热和难受,是很多人所无法忍受的,而且也不能喝水,不能上厕所。这种天气下穿着那个防护服就是受罪,即使只是坐着也是受罪!

如果有谁不信,那么请穿上羽绒服,戴上帽子和口罩,再套上一副塑胶手套,到户外阴凉的地方坐着,然后,不吃不喝,也不要上厕所,看看自己能够坚持多久。

体验一次就明白这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了。

解决医护后顾之忧

关心关爱十条

为进一步关心关爱基层一线抗疫人员,近日,广州市委组织部牵头,会同市疫情防控人员保障组相关成员单位,制定印发《关心关爱基层一线抗疫人员十项措施》(简称“关心关爱十条”)。

“关心关爱十条”以力量保障、后勤保障、组织激励、慰问关怀等多种形式,切实解决一线抗疫人员的实际困难,激励他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团结带领基层群众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

充实防控力量、切实减负减压“关心关爱十条”提出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各单位要加强工作统筹,减少不必要的会议文电、表格填写、材料报送等,避免加重一线抗疫人员负担。同时,从医务人员、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抽调更多干部特别是能战斗、善战斗的骨干支援基层,充分发挥“令行禁止、有呼必应”机制作用,引导党员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双报到”机制作用,全面动员在职党员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将居住在封控、封闭区域的在职党员,就地转化为所在街道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人员,统一接受管理和调配,有效解决了社区防控力量不足的问题。安排轮休调休、保障身心健康广大基层一线抗疫人员连续奋战,任务重、压力大,保障其身心健康尤为重要。为此,“关心关爱十条”规定,有关单位要妥善安排一线抗疫人员的工作时段和任务,在保证人员力量的前提下,统筹安排一线抗疫人员轮休调休补休,保证一线抗疫人员及时得到必要休整。“关心关爱十条”明确,加强一线抗疫人员的个人防护和健康管理,落实身体状况“日报”制度;以社区(村)为单位,安排医务人员对一线抗疫人员身体状况进行跟踪管理。“关心关爱十条”还提出通过走访慰问、组织帮扶等多种方式,做好基层一线抗疫人员的慰问帮扶,最大限度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各级留存党费要用于支持和慰问基层一线抗疫人员。对一线抗疫人员的家事、心事、急难事,由党组织带领工青妇等组织及时帮助解决。

选树先进典型、树立鲜明导向

“关心关爱十条”明确提出,要重点培养在疫情防控一线锤炼理想信念、坚定为民初心,对疫情防控工作中表现突出、符合条件的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对表现特别突出的入党积极分子,可不受本单位发展党员指导性计划等限制及时发展入党。“关心关爱十条”还要求,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和网络新媒体作用,将疫情防控工作和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紧密结合,大力挖掘、宣传报道在疫情防控一线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及感人事迹,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疫情防控的正确舆论导向和良好社会氛围。“关心关爱十条”

  • 一、及时选派力量。根据疫情防控需要,有序组织能战斗、善战斗的医务人员、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志愿者等充实到基层一线。各单位党组织要建立与一线抗疫人员常规性谈心谈话制度,为他们提供疫情防控、自我保护、心理调节等方面的培训,提升开展一线疫情防控工作的动力和能力。

  • 二、党员冲锋在前。各级组织部门和各单位党组织要发挥“令行禁止、有呼必应”机制作用,引导党员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双报到”机制作用,组织在职党员积极投身社区(村)疫情防控工作。

  • 三、保持队伍活力。要妥善安排一线抗疫人员的工作时段和任务,既确保每名一线抗疫人员有岗有责、又保证有充沛的精力持续开展工作。在不影响正常防控工作的前提下,统筹安排一线抗疫人员轮休调休补休,保证一线抗疫人员及时得到必要休整。对较长时间超负荷工作的抗疫人员,要强制休息。对因参加疫情防控未能休假的人员,要及时安排补休。

  • 四、强化健康管理。基层党组织要督促一线抗疫人员强化个人防护和健康管理,落实身体状况“日报”制度。要以社区(村)为单位,安排医务人员对一线抗疫人员身体状况进行跟踪管理。落实对一线抗疫人员的核酸检测。

  • 五、做好后勤保障。将一线抗疫人员防护用品统一纳入当地疫情防控工作人员物资保障范围,全力保障一线抗疫人员的口罩、防护服、消毒剂等防护用品供给,扎实做好就餐、住宿、防暑、值夜、交通等联防联控后勤保障。

  • 六、解除后顾之忧。各单位党组织要主动联系一线抗疫人员的家属,全面细致了解一线抗疫人员的家庭情况。对一线抗疫人员的家事、心事、急难事,由党组织带领工青妇等组织及时帮助解决,传递组织的关怀温暖。

  • 七、开展慰问鼓励。要及时了解一线抗疫人员的思想状况和工作困难,有针对性帮助减压释负。各级留存党费要用于支持和慰问基层一线抗疫人员。各级工青妇组织要整合资源力量,为一线抗疫人员加油鼓劲。为在抗疫一线工作中的志愿者免费赠送“防疫志愿者专属保险”,依托“志愿时”等管理系统为志愿者记录服务时数并在疫情过后结合上岗时数、工作表现等进行表彰激励。

  • 八、注重发展党员。在疫情防控一线锤炼理想信念、坚定为民初心,对疫情防控工作中表现突出、符合条件的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要重点培养;对表现特别突出的入党积极分子,可不受本单位发展党员指导性计划等限制及时发展入党。

  • 九、减轻一线负担。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各单位要加强工作统筹,减少不必要的会议文电、表格填写、材料报送等,避免加重一线抗疫人员负担,确保集中精力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 十、选树先进典型。将疫情防控工作和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紧密结合,发掘在疫情防控一线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全方位宣传疫情防控先进事迹,凝聚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