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医汇

首页 > 行业动态

一例“假阳性”梅毒引发的思考

2021-04-09 10:42:48来源:检验视界网
病例经过

 

孕妇,女,28岁,因见红,有规律宫缩入院待产,自诉产检结果正常,无特殊。入院当天检查结果:

 

1.血常规:RBC 3.29×1012/L,HGB 100g/L,提示轻度贫血,其余指标正常;

2.凝血功能:FIB 5.22 g/L,轻度增高;其余指标正常。

3.生化全套:ALP 151 U/L,ALB 33.5 g/L,其余指标正常。

4.尿常规:正常。

5.粪便常规:正常。

血常规检查提示患者轻度贫血,凝血功能提示FIB轻度增高,考虑到孕妇是特殊群体,血容量比普通患者要大,血常规、凝血、生化轻度异常符合孕妇的生理性特点。我们都很轻松审核了以上报告,我们快速传染病八项定量测定采用的方法为化学发光法,梅毒抗体定量值为1.200(临界值为1.0),问号开始在脑袋里闪现,该怎么样报告该孕妇梅毒结果?

该孕妇传染病结果如下:

 

 

 

结果分析与探索

 

该孕妇梅毒抗体定量值为1.2 S/CO,仅高参考范围0.2 S/CO,是灰区?假阳性?可疑结果进一步做TRUST及TPPA?我们对这个结果分析进行了大胆性探索,处理流程如下:

 

1.观察当天梅毒抗体的室内质控,结果在控!并浏览当天的试剂,在有效期内,且同批标本结果无特殊;重新检测同一份标本,结果一样为1.200 S/CO!这表明仪器精密度好,试剂有效,室内质控在控,人员操作可信。

 

2.致电与临床医生沟通,咨询该孕妇自怀孕后的传染病产检结果是否正常?医生回复该孕妇产检在当地卫生院检查,梅毒抗体结果为阴性(胶体金法),且病人否认曾患过梅毒。

 

3.既然该孕妇产检时梅毒抗体为阴性,那么会不会是标本的因素导致的假阳性呢?我们医院采用的采血管是分离胶促凝管,会不会是分离胶这种惰性物质导致影响试验的结果?故我们换干燥管重新采血,重新上机检测,结果与第一次检测结果一致!

 

4.对该孕妇进行TPPA检测,结果如下:

 

5.再与临床医生沟通,该孕妇结果的梅毒抗体阳性,TRUST阴性,建议应按孕产妇梅毒“单阳”进入梅毒预防性治疗处理流程。临床医生对我们检验结果持怀疑态度,我们故建议医生再次与孕妇单独沟通。

 

6.医生回复电话,对孕妇单独沟通多次后,耐心解释结果,孕妇承认是梅毒既往感染者,曾治疗过。

7.后续:该孕妇婴儿梅毒抗体阳性,TRUST阴性,亦按梅毒“单阳”处理流程建议该婴儿进行梅毒预防性治疗。

 

总结与体会

 

当我们刚开始步入临床工作的时候,前辈们总是教导我们尽信书不如无书,我们工作中遇到的病例未必按书中“复印”,它会因为各方面的因素而使临床上每一个环节都有不同的故事。那么通过这个案例,我们有如下总结:

 

1.检验人员遇到可疑的结果,不能随意修改结果,应遵循循证检验医学的原则,应该寻找确证试验来验证可疑结果的可信度。本次梅毒抗体定量仅高于临界值0.2 S/CO,且第一次与临床沟通该病人无梅毒病史,我们需做TPPA确证实验排除假阳性的存在。

 

2.检验人员如遇到可疑结果时,首先要检查样本的采集、保存、运送过程中是否存在影响检验质量的因素,对于感染性疾病需要考虑病程的变化,例如窗口期、既往感染期;除了分析前质量保证,还需要考虑室内质量控制是否符合要求,仪器性能是否稳定,试剂校准品是否有效,人员操作是否可靠等一系列影响因素。这样我们才能发出有质量的检验报告,不断积累经验,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3.检验科与临床科室的信息沟通在分析后的质量保证中具有重要作用,临床与病人之间的沟通,沟通也很重要。信息沟通的内容应真实有效,临床的反馈是检验质量的一种形式,这对做好实验室工作具有重要推进作用。